一代文豪周立波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献国家,妻子泣不成声

2020-12-08 09:42     腾讯

孤卧僵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飞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潮流,被列强的舰船大炮轰开了国门,从天朝上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礼仪之邦变成了被列强争先瓜分的渔利之地。 然而,晚清政府依然抱残守缺,不肯睁眼看世界。

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人开始摸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众所周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

同样,在思想领域上,无数文学家化笔为剑,试图引进先进的思想,唤醒麻木的中国人。

著名作家周立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并非是现在的主持人周立波,走进他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他的地位要高许多。

 一、翻译外文,改变思想

周立波,原名叫做周绍义,他于1908年出生于民国时期的湖南,他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虽然算不上富有,但也是个书香门第。

因此,小时候的周立波就沉浸在文学氛围之中,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的周立波只有十一岁,他看着街上汹涌的人群,年轻的学子们纷纷呐喊着救亡图存,引进新思想,为年少的周立波带来了震撼。

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周立波的心中却埋下了一粒种子,他立誓要追求进步思想。

16岁时,周立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长沙省立第一中学,他有机会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在校期间,他不断扩充自己的文化储备。

可是,在那时,鲁迅等老一辈文学家因为年龄原因,开始逐步隐退,北洋政府扶植的反动文人大行其道,中国文学界急需新鲜血液。

所以四年后,年仅二十岁的周立波踏上了追求革命的征程。他孤身前往了上海,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根据地,为了生计,周立波报考了店员、瓷器工人等职业,但均没有被录取。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