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赚钱,这一点都比不上中国古人,不但赚钱还能赚老婆(4)

2022-08-09 11:59  360kuai

其实,这个任务是皇甫湜本人争取过来的,当时,裴度重修福先寺,本是计划请白居易来写这个碑文,他得知后很是生气,说裴度"舍近求远"。那时,皇甫湜的官薪很是可怜,都到了快揭不开锅的地步,还是裴度请他做了个留宁府从事。

当时,皇甫湜的这篇碑文3254个字,挣了19524匹绢,折钱3904800文。那时,一品官员的一个月所有正常收入,不会超过40000文。可见,皇甫湜靠这篇碑文挣了当时一品官员至少98个月的薪俸,这很是让后人眼馋啊。

其实,这三位是有共性的,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只能靠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挣一些开销钱。虽然,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事,但有些人解读时只会扎在钱里。甚至,连白居易都写过碑文挣钱,他给元缜写了篇墓志铭,元缜儿子给的"稿酬"很是丰厚,不光是绢,还有银制马鞍、玉做的腰带等。不过,白居易都捐给了香山寺。

如果去明朝看看,就会发现这"润笔"是一种很常态的社会现象。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只能怪朱元璋,认为他的臣子们不值钱,只开了一点点薪酬。就连海瑞闲赋家中时,并不是靠着40亩地生计,若是琼州府有人请他写文,他也是很乐意的,如:《赠史方斋升浙藩大参序》、《赠总督府洋山陵公罗旁序》等,都是溢美之文。

其实,这些古人靠文挣钱的渠道真的很窄,基本就是碑文和序。哪像如今,有点文采的,都琢磨着能否靠文章挣点水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