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忠诚于曹魏的大将,反对司马懿夺权,年近八十仍旧起兵反抗(2)

2024-04-22 13:42     360kuai

然而令王凌意外的是,司马懿直接驳回了他的请求。没有虎符,他便无法调动淮南的大军,于是无奈之下,他派自己的心腹杨弘,去说服新任兖州刺史黄华,与他一同举事,然而杨弘和黄华,不但没有与他一心,反而将其告发了。原来在公元249年,即他图谋推翻司马氏的第一年,时任兖州刺史的令狐愚去世,令狐愚的幕僚便已经出卖了他。只不过司马懿性格隐忍,在抓到具体证据之前,并没有发作,反而假装不知此事,避免了打草惊蛇。但司马懿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接替令狐愚之职的黄华,便是他精挑细选的人。

王凌军事才华有余,却不懂政治,最终入了司马懿的圈套,不但未能匡扶魏室,还把自己搭了进去--在他只能调动自己部曲的情况下,司马懿一面下赦令,声称赦免他的罪过,一面北率大军直逼寿春。王凌知道自己无力与司马懿抗衡,为了避免寿春的百姓受到波及,在开战之前,便向司马懿面缚请降,被押回洛阳。一场浩大的政变,还未爆发,便被司马懿扼杀在了摇篮中,王凌也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最凄惨的是,因为他不战而降,在后人心目中,他还成了胆小的代名词。

王凌图谋起事之时,已经七十七岁,虽然当时魏室衰微,但是他有资历,也有战功,就算他不对司马懿阿谀奉承,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便可以善终,但是做为曹魏的旧臣,他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冒着"身名并灭"的风险,挺身而出,想要推翻司马氏,匡扶魏室。只可惜,他最终还是败了,他不但自己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还害死了他想拥立的新帝曹彪。分析到此处,我们不得不叹一声,王凌才是真正诠释了,那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他在自尽之前,于已故旧友贾逵的祠堂中,那一声"贾梁道(贾逵字梁道),王凌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的悲嚎,或许将永远回荡在历史长河中。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