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秋天,武则天想要建造一尊浮屠雕像,预计费用高达数百万,国库财政不足,武则天则下令让天下的僧侣布施钱财来补足。狄仁杰上书规劝皇帝,如来佛祖设立佛教的本意是以慈悲为怀,又怎会劳人伤财,要些华丽的东西。如今水灾旱灾不断,边境尚不安宁。如此耗费人才物力,一旦某个地区突发灾难,怎么去拯救?狄仁杰再三劝说下,皇帝收回了旨意。
狄仁杰任职宰相期间,武则天对他信任有加,其他朝臣更是无可启及。狄仁杰依仗武则天的亲睐,常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武则天也常常屈就听他建议。
可以说,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狄仁杰的政治手段越发老练,连手段毒狠的来俊臣都不是他的对手。狄仁杰深受武则天器重,居宰相高位,此时,武承嗣也洋洋得意,朝廷上下,他唯一惧怕狄仁杰,根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武承嗣一直觉得狄仁杰是自己成为皇嗣路上最大的阻碍,于是,便指使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将他逮捕入狱。当时的刑法规定:"犯人主动认罪可以减刑。"迫于无奈,狄仁杰只好认罪,狄仁杰用这招成功蒙蔽了来俊臣,使来俊臣放松警惕。
在狱里,狄仁杰趁狱史不注意的时候,将准备好的上诉书放入自己棉衣里,请狱史告知家人领走。狄仁杰儿子随即成功的将上诉书交到了武则天的手上,武则天亲自召见狄仁杰,问他承认谋反原因。狄仁杰表示:"为了免于死在来俊臣的鞭下,才承认谋反。"于是,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