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人狂傲,中了举,却变成第四名
其次从王的个人修养上讲,王安石的急躁冒进、不善纳人言为同代人所共知,而这恰是作为政治家的大忌。尤其是作为一名欲有所作为的政治家来说,更是如此。从文化学讲,人是群居的动物,能够团结人,整合各方力量恰恰是有智慧的表现,而王安石却走了反面,大有一种舍我其谁的狂性。
据记载,王安石中举本为第一,却因文章中语"孺子其朋"而触犯宋仁宗的大忌, 遂与杨直调为第四名,王安石颇不依未然,虽被评价为"其气量高 大视科举为何等事而增重耶。"但从中也可见王的脾性。
再如王安石中举后,作为老乡的枢密使晏殊,颇赏识其才识个性,但 当晏殊提出其不足时,王安石"但微应之",并认为"晏公为大臣而语及于此,何其卑也?"且"气颇不平"。殊不知这体现 了晏殊对王的关爱,同时也是晏殊的经验之谈,晏殊就曾经在这方面出过岔子,担心王安石重蹈覆辙,所以关心王安石,王安石却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