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外卖勺子真的不能用?博主买1100把塑料勺,找了三家实验室,花费7个月完成31项检测(3)

2024-03-14 15:45     网易

因此,「黑色的不能用」是一个在已知回收塑料渗入一次性餐具产业后,对所有塑料餐具「有罪推定」下的避险思路。不光医疗废物污染案,传统媒体时代每逢有一次性餐具的负面新闻,这个小窍门都会被一再提起,哪怕那条负面新闻跟回收塑料并没有关系。到了社交媒体时代,作为引子的新闻由头也不需要了,网友们可能在无意识当中,就对过去传播的小窍门又做了一次重温。

到这里,我们相当于是做了一大圈鉴定后又兜回了起点,最本质的问题--黑色的一次性勺子到底有没有用回收塑料,还是完全没得到解答。

用回收塑料了吗?

回收塑料的鉴别,是这期节目最大的难题,我们至少有70%的时间都在跟它纠缠。能联系到的实验室,全部回复我们:「这个可没办法鉴别。」

但我们也不能就这么甘心了,没有现成的办法,就自己去寻找办法。大量查阅「PP再生料」的相关论文,看里面有没有提到再生料与新料的差异性,看研究者们是怎样探测的这种差异性,再向实验室咨询,照这个方法的测试他们做不做得了。

最后找到两种相对行得通的方法:

一是检测重金属与增塑剂迁移量。再生塑料因为经历了多次加工,以及在储存、使用过程中的自动氧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导致用它制成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那为了提高再生料制品的外观和性能,厂商会加入更多的改性剂或助剂,前面提到的「染色」其实也是这类操作的一种。

因此,如果使用再生塑料做成了一次性勺子,相比新料做成的勺子,它更有可能通不过三种重金属和增塑剂的迁移量测试。国家之所以不允许再生塑料用于食品接触材料,这些有害添加物的迁移本身也是主要风险之一。

检测本身可以直接依据国标,六种塑料勺子,基本上均未检出重金属和增塑剂迁移,只有这一黑一白两种PP勺子的砷迁移量高于了检出限(0.2ug/L)但低于定量限(0.6ug/L)。

比较尴尬的是,作为对照样品的PP回料,三种重金属迁移反倒均为未检出。不过它里边的增塑剂就非常扎眼了,检出两种增塑剂迁移量分别为12.8mg/kg和12.1mg/kg,这个量显然是回收塑料处理过程中人为添加的结果。

另一种方法是PP材质专属,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得出每种样品的熔融曲线。根据论文里的示例,纯净的新料样品会跑出一条这样的曲线来:只有一个熔融峰,说明无其他材质掺杂;熔融峰的形状应该比较尖锐,不应该太宽;回料的熔点一般比新料要低。

实际跑出来的三条样品曲线,就没有这么理想了。单一熔融峰之外,曲线非常光滑没有任何凸起的只有一条,来自普通白勺;普通黑勺和复合膜金龟勺的曲线都在120多度有一个小凸起,不过复合膜金龟勺的熔融峰更窄,熔融温度也来得更高。

再对比一下PP回料的曲线,能看到跟三个样品的区别显著。它已经算是有两个熔融峰了,右侧温度更高的熔融峰也来得比勺子的都更宽,熔点来得更低,不过熔融的峰值温度倒是跟勺子们出入不大。

所以,从熔融曲线上也能看出一次性塑料勺的材质与回收塑料有明显的不同,它们大概率是使用PP新料制造的。但我们无法100%地肯定自己的观点,那两个小凸起的存在,还是说明有掺杂的存在,至于是什么掺杂,能力有限,实在无法再鉴定下去了。

以上就是我们检验「黑色外卖勺到底能不能用」的全部过程了,这么多检测做下来,我个人对市面上这些一次性塑料勺其实是更放心的。但要是有特别固执的朋友,看完整个视频后觉得「黑色外卖勺更不能用了」,那我也能理解。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