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广东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至今仍保留着彭云鹏的祖屋"崇德堂"。
当年,彭云鹏的祖父就是从这里出发,背井离乡闯荡南洋,最终在印尼定居下来,勉强混上口饱饭。
彭云鹏曾带着妻子和公司一行高管,从印尼来到这里拜祖,他说:"印尼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第一祖国,中国则是我祖辈生存的祖籍国,我热爱印尼,也深爱着中国。"
● 位于陆河县东坑镇小郑自然村的彭云鹏家族祖屋
1944年,彭云鹏出生于印尼的西加里曼丹省。父母是橡胶园的胶农,靠割胶赚取微薄收入,日子过得非常困难。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彭云鹏以跳级的方式,用三年时间读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之后便跟着父母在橡胶园里干活儿。
堂兄觉得他脑子聪明,主动资助他到当地的华文学校--南华中学读书,彭云鹏这才有机会读完了初中。
初中毕业后,彭云鹏在橡胶园当过胶农,在杂货店当过帮工,后来又当了一名小巴司机,拉客赚钱。
回忆起那段日子,他说:"穷苦的生活,给了我闯荡的勇气,我一无所有,所以更加敢拼敢闯。"
● 橡胶园(来源:壹图网)
1969年,25岁的彭云鹏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他进入印尼木材商黄双安的"材源蒂公司"工作,由于精明干练、工作踏实,深受黄双安的赏识。
8年间,"材源蒂公司"发展成了"材源蒂集团",彭云鹏的职位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普通职员,一步步坐到了总经理的位置。
他负责林木开发、胶合板生产等工作,与印尼当地的许多官员和商人建立了关系,有了自己的人脉。
彭云鹏始终知道,给别人打工很难有出头之日,于是1977年,32岁的他自立门户,创办了自己的木材厂--巴里托太平洋木材有限公司。
那时大概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木材厂,日后会成为印尼最大的木材集团,在整个东南亚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