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越南900万吨订单背后:中国为什么还需要进口大米?

2023-11-20 15:20  今日头条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2022年全年累计进口粮食14687.2万吨,进口大米数量为619万吨,占比仅为4%。 中国从越南进口大米,主要是因为越南是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水稻,且中国一直是其最大的客户之一。 中国与越南签订的900万吨大米订单属于长期协议,本不受随后的价格波动,但越南方面却要求涨价,中国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决定中止该订单。 尽管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不算少,但由于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大米产量并不等于水稻产量,我国仍需要进口大米以满足需求。

回顾2019年,中国与越南签订了一份庞大的大米订单,然而在交货时,越南却出人意料地提出涨价,中国无奈之下只得取消了订单。

而在全球疫情暴发后,越南再度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希望恢复大米贸易。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中国会如何应对越南的再次提议?而越南大米在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经历了2019年的订单取消事件,中国应该会永远不会再考虑从越南购买大米。然而,事实却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的大米中约有38%来自越南,这表明越南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大米进口国。

然而,越南不仅在大米贸易方面表现不佳,还在南海问题上多次采取不负责任的行动。尽管如此,越南大米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却居高不下,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

首先,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仍然需要依赖越南提供的大米。与饲料作物如大豆、玉米相比,中国的大米进口依赖相对较小。然而,海关数据显示,大米一直是中国进口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表明,2022年,中国进口了619万吨大米,同比增长24.8%。这显示出中国对于大米进口的需求在迅速增加。

尤其是在今年受到强烈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印度等国已正式停止大米出口。然而,印度却曾是中国最大的大米供应国。尽管如此,今年上半年,印度大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足12%,甚至连越南大米的一半都不到。国际大米价格不断攀升,国内市场也出现了明显波动。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扩大越南大米进口量成为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其次,大米贸易在促进中越经济合作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正处于"开放下半场"的中国经济而言,拓宽外贸渠道至关重要。东盟国家在中国的贸易伙伴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越南是东盟国家中与中国经贸往来最为频繁的。据统计,上半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高达3.08万亿元,其中约有24%来自越南,是东盟国家中对华贸易份额最大的。中越贸易增长速度高达3%,仅次于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在东盟国家中位列第三。

由于中越经济结构存在差异,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着顺差地位。今年上半年,中越贸易顺差达169.3亿元。虽然对中国外贸产业而言,多赚点钱当然是好事,但长期的贸易顺差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因此,适当让利于越南,不仅有助于中越经贸合作,也有助于缓解贸易压力。

在商业交往中,诚信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特别是在涉及两国的外贸事务时,很难找到完全遵循合同的情形。过于强调越南是否是一个诚信国家并没有实际意义。中国选择继续与越南进行大米贸易,更多地出于实际利益的考虑。中越之间虽存在历史分歧,但可能不会有清晰的解决方案。如果因为这些历史分歧而放弃越南作为贸易伙伴,可能无法解决现有问题,还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总结起来,取消900万吨越南大米订单并不意味着中国将永远不再采购越南大米。这一决定主要是为了确立中越贸易的诚信基础。适当的利益让步有助于维护双方的经济合作。中越贸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两国之间存在分歧,但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