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侦察效果的角度看,空飘气球依靠大气环流进行机动并开展侦察活动,速度不高又难以精确控制飘浮方向,多少有点脚踩西瓜皮的意思;加上气球携带设备的能力有限,其中还要分出相当一部分重量用于搭载维持设备运行的太阳能电池板,其侦察设备的探测效果难说乐观。更何况空飘气球本身的结构就十分脆弱,不仅各种拦截攻击手段都能轻易将其摧毁,就算是高空大气中一些恶劣的气象变化也会导致气球破损坠毁。也正因如此,虽然探空气球在高层大气探测活动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常见设备,但用它执行空中侦察、尤其是跨洲际的战略侦察,至少在当代技术上并非最优选择。
吉林一号拍摄圣迭戈基地
饶是如此,美国媒体也好,美国公众也罢,乃至美国军方和政府,都对这个据说来自中国的空飘气球在执行某种侦察活动的事情的观点似乎深信不疑。个中原因,除了当下中美战略互信几乎探底这一基本情况所引发的美国对中方的高度戒备外,美国自身与军事用途的空飘气球之间超乎其他国家的"缘分"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美国的影响。
历史上,美国几乎是仅有的一个既被别国用空飘气球作为武器针对攻击,也曾有计划地大规模利用空飘气球对别国开展战略侦察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对美国本土展开反击,从1944年开始,先后制造和施放了大约9300个携带炸弹和燃烧弹的高空气球炸弹(日本称之为"风船爆弹"),打算利用同温层底部的极地急流和副热带急流将这些气球送到美国本土展开袭击,破坏美国国内的生产秩序,扰乱美国民众的战争意志。
在冷战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和间谍卫星实用化之前,苦于无法对苏联进行越境临空侦察的美国病急乱投医,也曾专门研制和使用过WS-119L和WS-461L两型专为高空照相侦察气球,对苏联实施一系列战略侦察行动。按照美国一贯的"以己度人"的思维,美军在历史上研制使用战略侦察气球,堂而皇之闯入别国领空进行照相侦察的行为,也许正是此次美国媒体和部分公众毫不犹豫地将中国民用科研气球打上"间谍"烙印的重要启示。
携带HYC-1相机的WS-461L,虽然该气球曾经飞入苏联境内,但最终因为定时器没有考虑到气候变化,导致相机过晚开机而功亏一篑,美国空军在此后完全放弃了一切气球侦察项目 图源:美国空军
当然,在这个污名化过程中,不少美国媒体和美国公众显然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上文中提到的两次与美国有关的气球军事行动,虽然一定程度上都证实了用气球实施跨大洲军事行动理论上的可行性,但两次行动的结果又都表明了气球军事行动的低效率:二战中日本施放的9300多个气球,每个都安装了复杂的高度控制设备和弹药,平均造价近千美元,但最终估计只有10%左右的气球成功抵达了北美大陆,实际美军发现实施了攻击行动的气球炸弹只有300多个,其中大部分都在冬季北美冰雪覆盖的丛林面前无功而返,只有极少数造成了小火灾和短暂停电等小事故,真正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则只有1起(1945年5月,一枚气球炸弹炸死了6名进行野餐和看热闹的平民)。
冷战初期,美国代号"神殿"和"坩埚"的两次气球侦察行动则更是效果尴尬。美军为"神殿"行动建设了5处侦察气球发射场,施放将近450个带有侦察照相机的侦察气球,有380个左右抵达苏联,但大多都被苏军发现并击落,只有46个气球带回了照相机胶卷,其中拍到有用照片的更是只有34个。随后进行的"坩埚"行动前后仅施放了13个WS-461L侦察气球,结果其中仅有的3个带着侦察相机的气球全部落到波兰境内,被苏联人缴获后用于在国际上"揭露美国的险恶阴谋"。
尽管当代无人空飘气球的控制系统技术水平要远优于二战或冷战初期,但"靠天吃饭"的空飘气球在侦察的关键问题路径设定上依旧很难有太大长进。认为中国会为了一些可替代情报耗费巨资进行气球侦察活动,这无疑是过分低估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决策科学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