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动画技术,三流剧本?盘点《长安三万里》的优点与缺点(2)

2023-07-19 16:00     今日头条

于是,上面的矛盾得到了非常自然的解释--李白那个阶段沉迷享乐是因为失望,他入道门,也并非诚心,而是死心(这也直接解释了后面他为什么会从隐居中途,入仕投了永王)。

李白的这一阶段的经历,某种意义上也是当时看似繁荣的大唐潜藏危机的折射--贤才不得重用,皇帝痴迷享乐,宫中各种谗臣。(11年后就是安史之乱)

以个体的悲情倒映时代的隐隐变化,这横看竖看都是非常精彩的剧本故事,但《长安三万里》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想尽各种办法排斥这些"因",只选一些片段化的,从人物角度前后根本连不起来,观众也看不懂的"果"。

一会一心仕途,一会成迷酒色,一会潜心修道,一会又投奔了造反的永王。在这部电影里,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干嘛。

如果不了解历史,只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对李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反而不是共情,而是加重困惑。

历史科普?

把《长安三万里》作为文化科普电影的问题,一共两方面,一种是对历史的改编幅度太大,另一种是对诗和文化人物的呈现,过分彩蛋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个故事的起源,高适和李白的相识在电影里是他们少年时代,还一起埋了吴指南,但没有任何史实指向于此。有史实支撑的主流说法是李白先认识杜甫,再认识的高适,初次认识是公元743年左右,李白40多岁,早已成名。

这就导致电影在前半部分的很多故事,都是对历史戏剧化的改编,尤其是对历史过分追求一种彩蛋化,比如杜甫小时候偶遇高适的桥段,我知道观众喜欢这种宿命式的彩蛋,但这是编剧现编的,历史上并没有任何记载。

包括高适去扬州,见到裴将军女扮男装的女儿,吵架切磋武艺,这在历史上都没有,编剧只是为了把唐代三绝之一的裴旻剑舞给作为彩蛋放出来。

这种对历史彩蛋的刻意追求,还蔓延到了诗歌上,有很多李白著名的诗歌,其实并不是电影里那样的场景写出来的,编剧做了个别移植。

最离谱的是,移植都行不通的时候,就让李白自己硬诵,有一幕是李白去找高适,看到杯中倒影月亮,突然便诵起了前几年写的《静夜思》,抛开李白和高适在《静夜思》那年根本还没结识不谈,单说那一幕也根本和思乡毫无关系,属于硬生生拿来作为彩蛋。

这零零总总的对历史的二次创作,或许让电影多了不少乐趣,也不至于是缺点,但也让其失去了科普的意义。

历史史诗?

这应该是《长安三万里》最像的一种。

但拍历史,因为时间年代尺是它题材本身无法回避的线索,历史事件的传奇感又是非常诱人的,他会诱惑着你把他们一一呈现,最后让你的电影彻底论为流水账。

所以做历史片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时间所左右,要去做切片,找细节,说白了就是提炼你想表达的重点。

我们可以拿《末代皇帝》为例,因为这一部和《长安三万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回忆视角,时间都处于一个王朝的转折点,都有颇大的历史跨度,都是借着历史名人,透过他的成长和遭遇来反照历史。

《末代皇帝》有一个表达的核心,他先透过溥仪的成长,拍出了他的各个面向,复杂的性格,再从复杂中提炼重点。这一重点就是溥仪的那扇门,那扇永远不会为了他而开的门,这扇门所代表的"被迫离别"伴随了他一辈子,也带出了这部片的"重点"--末代帝王的身不由己,以此相衬出时代车轮的浩浩汤汤。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拍这种历史片需要做到的几个基本前提是,对这名人物的复杂化,要同情这个人物,以此建立悲剧感,但不谅解或者说不参与人物,只是远远的把他们当做命运之神的玩物,历史的牺牲品,最终完成对其境遇的总结提纯。

这几点对于《长安三万里》来说,都是没有做到的。

李白的悲情色彩是远不输溥仪的,并且和溥仪一样,他的很多困境都和当时的时代有关--

比如因为出身下民,一身报国才学,被禁止参加科举。

比如想走行卷(就是找官员举荐自己),发现权贵相护,行卷形同虚设。

比如靠给帝皇写赞美诗,却也只能谋得给皇上写诗娱乐的侍奉翰林,最后还被谗言中伤。

比如为了实现抱负,投了永王,结果被连带判为反贼惨遭流放。

编剧如果要做的是历史,那必须先把李白高适更具体更复杂,而非只是呈现每次高适去找他时,喝酒享乐的状态就够了。

而后,再紧紧扣着这种不得志背后的时代因素--这不是李白一个人的悲情,也是那一代很多诗人的悲情,去对李白每一次受挫做同一个主题下的设计。

很可惜,全片编剧对诗歌的意识停留在小学课本,用来念诵抒情的东西,但明明那个时期的诗歌,本就不止是诗歌,里面真正藏着的,是历史的回响。

这也是让我很失望的地方是--追光动画表达上从成人退回低幼,而且这种低幼变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成人,但表达上的低幼。这是更大的崩塌。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