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想建立独立于中国的电动汽车供应链,不料美国正用《通胀削减法案》抢夺市场(2)

2023-12-27 10:29     观察者网

今年5月,中国电池材料制造商上海璞泰来(Shanghai Putailai)宣布,计划投资13亿美元在瑞典建厂,而其国内竞争对手宁波杉杉(Ningbo Shanshan)也考虑在芬兰进行类似投资。

此外,与中国科技集团碳一新能源(C-One)合作的加拿大电池材料集团SRG矿业(SRG Mining)表示,计划在摩洛哥投资3亿至5亿美元建设一座工厂,服务于美国和欧洲市场。

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9月14日报道,欧盟想要采取行动,试图减少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原材料上对单一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依赖"。

当天,欧洲议会以515票赞成、34票反对的结果同意实现锂和硅等关键原材料供应的多元化,简化采矿企业繁琐的各项官方程序。为了减少对外部的依赖,这项提案计划确保到2030年,其任何战略原材料供应从单一国家的进口不得超过65%。具体细节将由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协商确定。

虽然法案本身只是称"单一国家",而没有点名中国,但《卫报》等媒体认为,中国是这一政策主要的目标。

11月24日,广东省广州市,2023广州车展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图自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2月4日,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T&E)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欧洲汽车制造商只获得了满足到2030年销售目标所需电动汽车电池关键原材料的六分之一,远远落后于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这一情况凸显了对绿色技术资源的争夺"。

然而,正当欧洲一味地将中国视为"威胁"之时,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才是真正在对欧洲经济造成打击。

根据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美国政府拟提供高额补贴,支持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多行业的生产和投资,但其中多项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仅面向美国本土企业或在美运营的企业。

事实上,美国这一做法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以邻为壑的手段,其目的是"掏空欧洲",逼迫欧洲制造业巨头为保住其在美国的巨大市场,而将在欧洲的生产研发及资金转移到美国。这触及到欧盟发展的根本利益,法德等主要欧盟国家其实已经看到。

作为欧盟的两大主要经济体,法国和德国曾先后对美国法案表现出不快。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要"唤醒欧洲"意识到这个问题,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则批评美方政策等同于"从欧洲搜刮投资",德国总理朔尔茨更是警告,美方做法可能引发"巨大的关税战"。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