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950-1970年出生的人,可能要面临四个难题,看看有啥

2024-04-25 15:22  今日头条

身份证1950-1970年出生的人,可能要面临四个难题,看看有啥

很多相信"时势造英雄"的朋友,都会觉得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能有今天的这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人生最好的年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不过再好的天时也会结束,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下半场",经济发展已经很难保持过去的高速增长模式,涉及全行业的发展问题将会影响到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那么1950年至1970年出生的朋友,在2024年会遇到哪些"现实"难题呢?

一、保不住的养老保障

根据国家在去年"两会"期间释放的政策信号,2024年延迟退休政策大概率会落地实施。

虽然我们不太可能一下子把退休年龄延长到65周岁,但是对于年过不惑的朋友来说,"延迟退休"新时代下的晚年生活的确没有以前轻松。

1.晚年生活水平下降很难避免

"延迟退休"对于普通人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晚领几年退休金。

在今天这个"人人负债"的环境里,养老金不仅关系着柴米油盐的生活保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征信质量。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打工人的工作时间并不会因为延迟退休而变长。就拿很多互联网大厂举例,三十多岁就被迫"回家养老"的程序员比比皆是。

虽然他们的确能在上班期间赚更多的钱,但是过长的待业时间却会让他们不得不为了保障晚年生活,选择节衣缩食。

2.养老金的上涨幅度也会逐年下调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国家明确规定基本养老金必须跟随物价上涨而上调,这就是过去19年养老金十九连涨的根本原因。

不过在两大因素的影响下,2024年开始养老金涨幅很有可能会变小,甚至将来还有可能出现"负增长"现象。

从朝阳、常州、德州等地公布的"三季度生育报告"来看,人们并没有因为国家出台生育补助政策而多生孩子。

老年人口占比继续上升的可能性非常高。养老金能维持正常运营都很不容易,想要继续保持以前的上涨幅度更不可能。

虽然12月的CPI数据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从前11月CPI同比涨幅仅为0.3%来看,2023年我国的物价涨幅几乎已经确定会比2022年2%更低。

严重过剩的产能已经让货币放水完全失效,即使2024年再增加货币发行规模,我们也很难让CPI大幅上涨。

而如果CPI继续保持目前的历史低位,有关部门就不会大幅上调养老金。

二、难以维持的房产红利

很多1950-1970年出生的朋友普遍不理解年轻人的苦衷,甚至还有人觉得是年轻人的攀比心态才造成了过分内卷的现象。

不过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观点,明显忽略了1970年以前出生的人获得的"房产红利"。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是在1981年正式启动房改工作的,而1970年以前出生的人大多都有一套"公房"。

以北京为例,这个全国房价数一数二的城市至今还有大量的"公转私房产",住在那些房子里的朋友并没有任何商品房买卖手续,但是这却并不妨碍他们靠房子发财。

不过随着我国将于今年展开的"二次房改"落地,房产红利将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二次房改"的核心是建立以保障房为基础的住房市场,享受大量财政支持的保障房将从两个方面改变中国楼市。

虽然我们提倡了很多年的"房住不炒",但是由于商品房的稀缺性,它还是成了中国资本市场最具价值投资属性的资产。

既然是供人们投资的资产,那么房价远超人均收入水平就是正常现象,因为绝大多数业主都是为了资产升值才买的房子。

等到保障房批量上市以后,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可以靠国家兜底实现安居梦,那些仗着"刚需"的优势支撑高房价的人,只有降价卖房一条路可选。

这几年的确有很多人靠着从单位分到的房子当上了拆迁暴发户,特别是那些老城区核心地段的房子,更是如此。

很多1950-1970年出生的朋友,能够在没上几天班的情况下过上舒坦的生活,就和拆迁暴富有很大关系。

"二次房改"全面落地以后,开发商会更加重视土地成本,这样一来他们支付的拆迁补偿就会比以前少得多。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城市还推出了"用房票取代现金补偿"的政策,当年备受瞩目的"棚改货币潮"很有可能被房票制度取代。

三、举步维艰的实体生意

虽然国家针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政策的确在逐年递增,但是那些曾经靠着一个小摊位就能买房买车的"80前",如今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制以前的奇迹。

造成实体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居高不下的房租成本。房价高房租自然也低不了,但是造成大量实体店倒闭的原因却并不是简单的"成本传导"。不讲诚信的房东,才是房租成本变得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

很多做小生意的朋友都遇到过被房东刁难的尴尬,生意不好愁人,生意好了更愁人。

租金从十几万涨到几十万的比比皆是,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很多房东就是想用高租金吓跑租客,这样他们自己就能接过铺面做生意。

第二,大幅上涨的管理成本。1950-1970年出生的朋友之所以感觉生意好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创业的时候各种制度还不健全,有些生意人甚至连最基本的营业执照都没有。

现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已经十分健全,个别地方主管部门还会为了创收找茬,比如"凉皮加黄瓜丝被开天价罚单"就是典型案例。

很多以前很出名的商界精英,最近几年都陆续以破产收场,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败在了管理成本的上面。

第三,看不见的资本壁垒。很多"80前"觉得只要国家取缔城管,允许人们自由做生意,中国经济就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事实上国家在鼓励"地摊经济"的过程中,已经大幅放宽了摆摊限制,但是这种惠民政策的效果的确十分有限。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现象,直接原因就是各个行业已经被成熟资本占领。

假设你是一位50岁的餐馆老板,以前你的餐饮事业主打的是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但是现在你却必须和各个互联网平台搞好关系。

很多商场经验丰富的朋友,之所以最近几年屡屡创业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根本过不了资本垄断的难关。

四、无法回避的"二代"现象

虽然1950-1970年出生的朋友中,也有不少是靠着夫妻关系或者父子关系带来的社会资源发家致富的,但是个人奋斗才是这些朋友真正的成功密码。

然而随着"北极鲶鱼""周公子"等二代们逐渐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普通人想要实现"阶级跃迁"就更难了。

一位48岁事业有成的朋友,总是喜欢在各种场合抱怨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

在他看来自己当年靠着一双手打拼下了现在的家业,但是精心培养出来的儿子却只是一个大学毕业勉强填饱肚子的庸才。

在这位朋友看来,造成这种"虎父犬子"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年轻人丧失了老一辈的奋斗精神和吃苦精神。不过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的确在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有不少类似烟草、电力这样的"金饭碗",但是这些好工作却大多只能靠"家族传承"。

即使父亲是非常成功的商界精英,但如果他没有体制内方面的关系,他的儿子也很难和"二代"竞争那些金饭碗。

无论是在自家企业打工,还是去其他私企奋斗,都只能靠个人努力生活,这样的孩子当然满足不了望子成龙的父母。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孩子的成功度将会直接影响父母的幸福感。

在二代们强势崛起的今天,绝大多数1950-1970年出生的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再因为儿女的成功喜笑颜开。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