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之后,在偏远的荒漠之外,李陵开始了另一段悲怆的生命旅程。
没有人宽容他。在当时的汉朝朝廷上,此人已是"声颓身丧",人人得而唾骂之。你可以战败,但必须战死,这是一代大帝所能忍受的底线。战败而降,显然拂了帝国的面子。
在汉武帝发动的声讨李陵投降的运动中,只有与李陵并无深交的司马迁站出来替他说话。
司马迁说,李陵为人诚实,时刻准备救国家于危急,有"国士之风";率5000步兵抗衡单于8万大军,战斗惨烈,虽败犹荣;他虽然投降了,但可能是假降,终有一天"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司马迁的声音是微弱的,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汉武帝对司马迁不合时宜为一个投降将领说话,表现得十分恼怒,甚至联想到司马迁可能是通过抬高李陵,来贬低他的宠姬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遂下令判处司马迁斩刑。根据当时的法律,司马迁若不想死,只能拿钱赎罪、贬为庶人,或者选择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