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末代太后隆裕为何会在1913年暴亡?(2)

2025-04-02 15:42  360kuai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基本都清楚了:辛亥革命爆发,载沣被迫下野,袁世凯在革命党和满清朝廷中间首鼠两端,最终逼迫着隆裕太后交出了政权。在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时,这个委曲求全多年的女人,做出了明智而令人赞赏的选择,当时很多满清勋贵都激烈反对清帝退位,隆裕太后十分气愤地说道:彼亲贵将国事办得如此腐败,犹欲阻挠共和诏旨,将置我母子于何地!

她心中明白,共和是大势所趋,退位是人心所向,如果逆潮流而动,自己孤儿寡母的性命或许都不能保全,所以她一面拒绝任何满清贵族的求见,一面哭着在《清帝逊位诏书》上盖上了玉玺,亲手将满清帝国送进了坟墓。选择是明智而正确的,但隆裕太后的内心无疑是悲伤到了极点!

关于隆裕太后染病一事,当时的报纸分析的十分精辟:(隆裕太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隆裕太后下诏逊位后,毕竟心中难以释怀,郁郁寡欢,终至染病。

"让国犹存亡国恨"的隆裕太后,经常把 "孤儿寡妇,千古伤心,每睹宫宇荒凉,不知魂归何所"这些话挂在嘴边,可见其心中自怨之深,并从颁布退位诏书之后,就出现了肝病症状,饮食剧减经常呕吐,等到了1913年正月,她已经出现了"胸腹更隆然高起,日渐肿胀"的典型肝腹水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