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七至满剌加(3)

2024-02-18 10:42     360kuai

中国从南海到印度洋,必经马六甲海峡地区,在郑和等亲立的《天妃之神灵应记》碑文中,明确第一次下西洋目的地是古里。第一次下西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旧港生擒陈祖义,其航行路线是先到旧港,接着就到满剌加,有《瀛涯胜览纪行诗》为证:"阇婆又往西洋去,三佛齐过临五屿"(马欢著,万明校注:《明本〈瀛涯胜览〉校注》)。当时依古名三佛齐存在的是旧港国,费信《星槎胜览·满剌加国》记载:"其处旧不称国,自旧港起程,顺风八昼夜至此"(费信著,冯承钧校注《星槎胜览》,中华书局1954年版)。马欢《旧港国》:"旧港国,即古名三佛齐国是也。番名浡淋邦,属爪哇国所辖。东接爪哇界,西抵满剌加国界"(马欢著,万明校注:《明本〈瀛涯胜览〉校注》)。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即今之巨港(Palembang)。按照地理位置,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在旧港生擒海盗陈祖义之后,经旧港到满剌加是顺理成章的。最重要的是,虽然《明实录》《天妃之神灵应记》碑都没有记载第一次下西洋前往满剌加,但是在永乐五年九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归国时,《明实录》记有"时太监郑和使古里、满剌加诸番国还",这无疑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满剌加的确切记载(《明太宗实录》卷七六)。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满剌加所在海峡地区的海盗问题由来已久。15世纪以前的马六甲海峡,不仅名不见经传,而且是海上的危险地带。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了15世纪以前马六甲海峡的状况,主要是在《龙牙门》的记载之中,"舶往西洋,本番置之不问。回船之际,至吉利门,舶人须驾箭棚,张布幕,利器械以防之。贼舟二三百只必然来迎,敌数日。若侥幸顺风,或不遇之。否则人为所戮,货为所有,则人死系于顷刻之间也"(汪大渊著,苏继廎校释:《岛夷志略校释》,中华书局1981年版)。龙牙门,即今新加坡海峡口,是进入马六甲海峡的通道。由此可见,当时的马六甲海峡是海盗出没之地,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危险地带。海盗活动是影响航运安全的一大因素。元末马六甲海峡地区海盗活动频繁增加,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经过马六甲海峡地区,就开始了整治海盗的活动,生擒了海盗陈祖义,为马六甲海峡扫清了海上的障碍。从此,马六甲海峡地区对海盗活动开始建立起应对机制,有利于马六甲海峡地区的海道畅通,也有利于满剌加王国发展环境的形成。

史料歧义导致旧说流行

以上从可能性、必然性和确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让我们探讨为什么会有"郑和五次驻节满剌加"之说,并对此进行分析与辩正。曾经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费信的著述中,都明确记载了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到达满剌加之事。马欢《瀛涯胜览·满剌加国》:"永乐七年己丑,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诏敕赐头目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城,遂名满剌加国"(马欢著,万明校注:《明本〈瀛涯胜览〉校注》)。费信《星槎胜览·满剌加国》:"永乐七年,皇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捧诏敕,赐以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城,为满剌加国"(费信著,冯承钧校注《星槎胜览》)。所云时间均为永乐七年,即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之时。这正是形成郑和五次到达满剌加之误的来源。但存在的疑点是:在马欢记载中,迟至此时,拜里迷苏剌仍称"头目",与《明实录》前此于永乐三年已"封为国王,给以印绶"的记载显然不能相合,而永乐三年十月永乐帝亲赐满剌加国的《镇国山碑铭》,似乎也不可能在四年后才由郑和捧至满剌加。

因此,我们认为明朝两次赐印封王于满剌加的史实是,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已封王建碑,而此后永乐五年满剌加印诰被暹罗所夺(《明太宗实录》卷七二),故又有永乐七年第三次下西洋之再封。《明太宗实录》《正德大明会典》均为官方权威记述,记永乐三年封满剌加王的时间应无误,问题应出在马欢、费信等人的著述。马欢等人以亲历下西洋者为学界所知,但是马欢是从第四次下西洋才跟随郑和出航,费信是从第三次下西洋才跟随郑和出航,他们的著述是私撰。因此,他们对于前此发生的事件,即明朝于永乐三年第一次封满剌加国王的印诰在永乐五年被暹罗国夺去,以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再次前往满剌加封王的档案资料,不可能确切了解。我们以往为他们的亲历者身份所迷,没有考虑到他们对于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之前的第一、二次下西洋而言,并非亲历者。所以依据他们的记载形成了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才前往满剌加封王,也就是郑和下西洋五次驻节满剌加的误解之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