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最后的投江自尽,到底是愚忠的表现,还是另有它意!(3)

2024-05-10 09:22     360kuai

在他被流放期间,楚王听信张仪的谗言,先后做出了很多的错误的决定,导致了楚国多次在与各国的交锋之中落败,并且还得罪了自己原来的盟友齐国。其实当时屈原的决策是与名士苏秦一致的,那就是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抗击秦,但是张仪的胡乱建议,却让楚怀王放弃了原本大好的局面,转而对秦展现出了谄媚之姿态,最终落得了个里外不是人的局面。而此时的屈原却被调离了权力的中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努力付之一炬,他也曾多次写下一些悲愤的诗词,希望通过它们来警醒被蒙蔽的楚王,然而却始终效果不佳。

在楚国的势力被众多诸侯国给不断的削弱之后,屈原才又被重新的调入到了朝中,然而此时的楚国形式已经是朝不保夕了。为了能够获得喘息的机会,楚王不得不将自己的儿子送入秦国充当人质,一次来换得双方的短暂联合。秦国邀请楚王前往赴宴,屈原力劝他不去,但是那个不争气的太子却害怕他不去,自己在秦国的生活更加的艰难,所以坚持怂恿他前往,结果宴席上没有所谓的美味佳肴,只有众多身披重甲的军士,经历了数月的谈判之后,怀王的尸体被送回了楚国安葬。

原本太子就对屈原十分的不满,因为他的改革举措极大的危害了这些王公贵族的权益,所以在他上位之后,屈原再一次的遭到了流放。其实如果按照屈原的构想做下去,楚国未尝不会具备着与秦国一战之力,可惜他没有碰到一个坚定的支持他的明主,这就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在他被流放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了后世的财富。在他途径长沙期间,得知楚国的悲惨境遇,悲愤欲绝,最终走向了那条滚滚的江水之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献上的所有的建议,全都是站在一个比较无私的角度上来提出的,虽然他本身就是贵族统治的一员,却半点都没有思考过他自己的利益。他最终的投河其实也并不是人们所谓的愚忠,如果只是单纯的忠于那个昏庸的帝王,那他更多的选择是在楚王身死之际,就随之而去,可他没有,纵然被流放,还是心系着这个国家。他的投江其实更多的是他对于现实的绝望,对于自己无力拯救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绝望,他清醒的看到了这个国家已经再无希望,所以他选择了先走一步,用自己的性命为自己的信仰与坚持画下了一个彻底的句号。就算他没有选择这样结束,凭着他一个人真的能阻止随后一切的发生吗?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