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使是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决战的关键时刻,张士诚也未发一兵一卒去帮忙。战后,朱元璋评价张士诚说:士诚器小,无长远打算。这样一个鼠目寸光的人,根本不会去想着与他人联合,自己的灭亡也是早晚的事,果然,陈友谅没了以后,张士诚也很快被朱元璋活捉了。
二、陈友谅!
相比较张士诚,陈友谅走的是另一个极端。陈友谅胆大而有心机。他本是湖北一个基层的公务员,后来,湖北地区爆发了以徐寿辉为首的起义,陈友谅就投奔到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手下,凭借作战勇敢一路升官。但是,陈友谅的野心也在不断扩大,先是杀了倪文俊,夺了军权,又弑杀了徐寿辉,成了"汉"的皇帝。
而彼时的元廷,因为红巾军的三路北伐,主力都在北方迎战,无暇南下,陈友谅借机占领了湖广江汉大片土地,也是南方所有割据势力最强大的。但是,他的野心也与日俱增,他有谋略,敢于搏命,也很善于抓住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