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细沙,一瓶清水,各种各样的小型道具……沙盘前,罪犯黄某正在慢慢搭建着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上海市五角场监狱的心理矫正室,沙盘旁边,站着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心理健康指导室主任许冬,他耐心地陪着黄某,默默观察着沙盘中的一切。
整齐排布着的政府大楼、广场、行道树……很快,沙盘上搭出了一座城市。
“我觉得缺少一个道具。”这时,黄某突然抬头,看着许冬说。
“你可以自己做一个。”许冬点点头,递给黄某一叠纸。
黄某拿起纸开始折叠起来,做好后,他小心地将其摆在了政府大楼边上,仔细固定好。
“手榴弹,我要炸掉这幢楼!”
“这个社会不公平,我要报复!”
五角场监狱,是整个上海市唯一一所出监监狱,大多数成年男犯在刑期最后3个月都会被移送至此。在长期与社会隔离之后,是否能顺利重新回归,是很多临释服刑人员心底的问号。正因如此,出监前期,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往往最突出。
一星期前,黄某主动找到监管干警,要求对自己进行严管,跟其他犯人隔离,理由是担心自己会控制不住,跟其他人发生冲突。而此时,距离黄某释放的日期,已经只剩三个月。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释放前黄某会主动要求严管?
黄某的反常举动引起了许冬的注意,他主动找到黄某,希望能够帮助黄某解决问题。可是几次交流下来,许冬发现,黄某一直拒绝沟通,讲的东西很凌乱,他无法从这些对话中找出有用的细节。
最后,他想到了沙盘。比起直接的言语交流,沙盘是具有投射和象征意义的,能直接反映出堆建者真实的内心。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黄某将“手榴弹”放在了“政府大楼”旁边。
“为什么要炸政府大楼?”看到眼前这一幕,许冬心里一惊。
黄某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
“我不服,判决不公平!”黄某加重了语气,愤恨地说。
话题打开后,黄某终于讲出了他心中积压已久的情绪。原来,之前在社会上时,黄某一直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平,所有人都在针对自己,临近释放,想到自己即将回归社会,黄某就会本能地感到烦躁和痛苦。而不久前,他又得知了自己爷爷去世的消息,黄某的父母早逝,爷爷是他世上唯一的亲人。
亲人的离世对黄某打击很大,想到曾经自己在社会上遭受过的不公正待遇,想到自己回去后没有着落的生活,黄某所有的情绪集中爆发了,他想要报复!
在接下来的治疗中,许冬循序渐进,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模拟社会环境、改善认知,让黄某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黄某开始有所转变,最后的一次沙盘治疗中,出现了“河流”“小桥”以及他和家人坐在一起的场景。
“其实最难的就是第一步,和社会上普通的心理咨询不一样,这些犯人不是主动寻求帮助,他们是被动的,会有所隐瞒和保留,而建立信任的关系,找到合适的方法,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就是最关键的。”
“你真的相信我吗?”
“许警官,你真的相信我吗?”见到许冬后,杨某首先问出这句话。
半个月前的一天凌晨,杨某起来上厕所,突然右腿疼痛无比,连路都走不了。管教民警带他去检查之后,医生却说一切正常,并无疾病,可他依旧坚称自己腿受伤无法站立。几次三番如此,民警怀疑他在撒谎,想装病逃避劳动改造,反而对他愈加严格。同监舍的犯人看到他每天称病不参加劳动,也逐渐对杨某产生了看法,经常在背后议论他、排挤他。
之前表现还不错的杨某,一时之间变得很焦虑。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许冬找到了杨某。
“你的腿是哪里受伤了?”许冬注视着杨某,问得很认真。
“许警官,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在装病?”
在许冬真诚的注视下,杨某将自己受伤的地方指了出来,许冬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和完好的腿,一个想法涌入了脑海中。
“你这里是不是之前也受过伤?”
“之前受伤了,然后就休息了几天。”听到许冬这样问,杨某愣了一下,缓缓地说。
许冬松了一口气,看来,他找对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