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伴随着裕隆太后的退位诏书,溥仪的皇权梦被打破了。裕隆太后和袁世凯妥协签订了一个《清室优待条件》,此中规定溥仪的"皇帝"尊号予以保留,民国政府按照外国君主的礼节进行接待。清朝皇室可暂时居住于紫禁城中,日后条件成熟再移居至颐和园,宫女、太监、侍卫等人照常留用,每年由民国政府拨付400万两白银的岁俸。除此之外,各王公贵族的爵位待遇照旧,其私产及皇家财产受政府保护,禁卫军划归民国陆军部,人数及军饷均照旧。
溥仪因此还可以过着富足的"皇帝"生活,依旧做着自己的皇帝梦,丝毫没察觉城墙外面已经是另一个世界。时局的动荡、新思潮的传入,人们对封建帝制的仇恨不断加深。时代的潮流最终把溥仪的"黄粱大梦"彻底击碎。1924年10月,冯玉祥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动"北京政变",反对帝制,并逼迫摄政内阁修订《清室优待条件》,废除"皇帝"称号,溥仪等人不得继续在皇宫居住,同时将皇宫向普通民众开放。
于是溥仪第一次离开了皇宫,他走得不情不愿,甚至是狼狈。因为他是被赶出去的,执行此次任务的人可以说是溥仪恨毒了的人了,就是当时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和警察总监张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