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为何宠信宦官黄皓?并非因为他昏庸,真正目的只有2个字

2021-09-23 20:20  360kuai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太子刘禅继承了皇位,当时他只有十六岁,军政大权都掌控在丞相诸葛亮手中。直到蜀国灭亡,刘禅共在位40年,算是历史上在位比较长的皇帝。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刘禅昏庸不堪,并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

古代有不少皇帝都宠信过宦官,从而使得宦官干预朝政,刘禅也不例外,他在位后期对黄皓相当宠信,甚至连大将军姜维,因畏惧黄皓的权势只能在沓中屯田避祸,不敢回成都。不少人都认为,刘禅重用黄皓,导致了蜀国灭亡,都是其昏庸无能的表现,事实真是如此吗?

作为蜀国的皇帝,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依旧让蜀国延续了三十年的时间,单凭这一点来说,虽然刘禅不能称为雄才大略,但也绝不是一个没有任何治国之才的皇帝。他之所以宠信宦官,真正目的只有2个字,那就是"制衡",也就是削弱"荆州帮"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