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了上千年的隋炀帝,真的一无是处吗(3)

2022-09-03 17:19  360kuai

不过,当晚唐诗人皮日休经过属于大运河一部分的汴河时,一向以体恤百姓闻名的他却感叹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人们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杨广执意修造大运河,耗费了国力,累积了社会矛盾,然而,两百多年过去,却有大批的百姓因为运河得到了便利,运河的航运功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岗位,也让许多人赖以维生。

此外,运河的功能和意义还远不止如此。众所周知,隋朝本是脱胎于北周,北周则是在消灭北齐后统一了北方,开皇八年(588),隋军南下平定了割据江南的陈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然而,当时南北间的联系并不强,刚刚归附的南方士族仍然心存异志,如果不赶紧加强南北联系,那么分裂是极有可能短期内再度发生的。

正因如此,建造大运河势在必行,等到南北能够直接通过运河连通,那么曾经割据南方的政权想要借助长江天险固守就会困难许多。作为从小接受教育的君主,杨广不可能脑子里只有玩乐,他执意修建运河,肯定有着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当然,他为了能早日完成目标,全然不顾及施工者的伤亡,这是很值得批判的。

第二点,便是杨广在位时的三次征讨高句丽了,征讨高句丽被普遍认为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的行动,而杨广也因此常受批判。从大业八年(612)到大业十年(614),隋炀帝在三年内发动了三次征伐,不过,却始终没有取得什么拿得出手的战果,许多人不假思索,便将出师不利的责任全部怪罪在了杨广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