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生方面:李治继续发扬唐太宗的贞观政策,重用唐太宗时期的名臣李绩(徐世绩)、褚遂良(后被贬),每日询问百姓疾苦,甚是爱民,在他统治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人口迅速增长。
在经济方面:高宗时期设置了常平署,用于稳定物价,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在文化方面:继续发展科举制度,重用科举人才。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等人大多是高宗亲自提拔。
这样一个勤政爱民,睿智仁爱的明君为什么会让后人以为他会是一个懦弱平庸的昏君呢?
武则天、李治影视形象
李治为何被后人误解
其实主要是因为女帝武则天,虽然武则天是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女皇帝,当政时期也大力发展了唐朝。但当时正是男尊社会,女性身份低微,当时的士大夫不肯承认武则天的功绩,总是揪着武则天的黑历史不放。身为武则天的丈夫,李治也免不了被骂。
若不是色令智昏,昏庸懦弱的帝王,怎么会让武则天当上皇帝?可李治真的昏庸吗?若是他真的昏庸,武则天也不会在他退位几年后才敢登基,死后还恢复后位,陪葬李治。
李治影视形象
李治知道武则天有野心,但不知道武则天那么大的胆子,中国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武则天一个女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谁能想到一个满头华发的妇人真的能当上皇帝?
宋朝之后程朱理学兴起,女性地位更弱,武则天也被骂的更狠,李治的形象开始由明君,一步一步被丑化为昏君,这才是李治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