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那年(公元634年),李义府因文采出众被巡察大使李大亮推荐到门下省,为典仪。后得刘洎、马周的推荐,升至监察御史,跟随晋王李治。公元643年,李治被唐太宗立为太子,李义府跟着沾了光,被升为太子舍人。

早年的李义府性格正直,文采飞扬,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少年。但混入官场之后,他的性情也随之改变。为了自己利益,他处处讨好李治,装着与大家很好的样子,私下里却打击异己。人送外号"笑里藏刀"。

公元649年,李治即位,为唐高宗。高宗将李义府升为中书舍人。李义府得高宗信任,眼高于顶,不把朝中其他官员放在眼里。为此,他得罪了宰相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早就看不惯他,要将他贬至壁州。李义府为官多年,耳目众多,这一消息很快传入他的耳中。

李义府知道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与中书舍人王德俭商量对策。当时武则天得高宗盛宠,很想立武则天为皇后,但又怕长孙无忌等人反对。王德俭说:"如果你能帮助武媚娘登上后位,你就可以留在京城。"

李义府听王德俭建议,支持武则天为后。高宗听后,大喜,将他留在京城。公元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为感激李义府的鼎力相助,将他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府至此,倾权一时。

公元656年,洛州女子淳于氏获罪被关进大理寺。李义府见淳于氏貌美,想占为己有,让大理寺丞毕正义将淳于氏放了出来,并纳为妾室。大理寺卿段宝玄将此事上奏高宗,高宗让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调查此事。毕正义私自放走囚犯被捕入狱,李义府怕他将自己供出,在狱中逼死了毕正义。

高宗虽知实情,却没有治他的罪。但朝中其他官员很是不服,侍御史王义方说他私杀六品寺丞,应当治罪。但高宗有意袒护李义府,说王义方是故意诋毁,将其贬为莱州司户。此后,便无人再提及此事。

经此一事之后,李义府并未收敛。他仗着高宗和武则天宠幸,勾结其他官员,大肆卖官。李义府的所作所为很快遭到了杜正伦的厌恶。公元658年,杜正伦与中书侍郎李友益密谋除掉李义府。但绡息不胫而走,李义府知道后跑到高宗面前恶人先告状。后来,三人各执一词,高宗以大臣不和为由,将李义府贬为普州刺史,杜正伦贬为横州刺史,李友益流放峰州。

李义府虽然被贬,但第二年就被高宗召了回去,而杜正伦却死在了橫州。公元662年,李义府将祖父改葬永康陵,征用大批人马昼夜修坟,为此还累死了一个县令。朝中官员出于礼节,争相送出金钱和礼品,送葬的队伍更是浩大有七十里那么长,好不奢华。

公元663年,李义府被升为右丞相。此时的他,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官员更不敢得罪他。李义府在高宗面前装得毕恭毕敬,私下里却无恶不作。他的儿子和女婿仗着他的势力,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

高宗为此警告他:"你的儿子和女婿经常做些不法之事,我都替你挡了过去。如果你再不对他们多加管教,我也无力保护他们!"李义府听后,很是生气,问高宗是听何人所说。高宗说:"你知道就行,不要问我是谁说的。"李义府见高宗不肯说出告密之人,头也不回的走了。高宗觉得他太傲慢无礼,颇为不满。

有一天,李义府遇到一个术士杜元纪。杜元纪说他的宅地风水不好,会有牢狱之灾。要想破除灾祸,要两千万钱才能消灾。李义府信以为真,趁给母亲吊丧期间,大肆搜刮钱财(公开卖官)。为此,他意然搜刮到了长孙无忌孙子长孙延那里,并答应给其司津监的职位。

李义府这种行为,被其他人认为是图谋不轨。仓曹参军杨行颖把此事上奏到高宗那里。李义府之前在高宗面前傲慢无礼,现在又索取无度,高宗一气下之将他贬至巂州。公元666年,高宗去泰山封禅,所有被贬官员都要参加,但高宗没有让他参加。李义府本想借高宗封禅之机东山再起,却不想会是这样的结果。为此,李义府忧愤成疾,同年病死,时年五十二岁。

公元692年,武则天感恩于他当年力挺自己,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但唐睿宗李旦即位后,又收回了他的封号。所以说,做人不要太高调,够吃够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