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中国有多少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据北方的三分之一(3)

2020-11-22 09:02  斟北斗

十六国后期,由于前秦的统一崩溃,北方陷入了更大规模的战乱,人口出现了下降。其中代国大约150万,后秦大约340万,西秦70万,后燕900万,凉州80万(这里值得商榷)。那么北方总人口为1540万。但是我认为,后燕的人口应该远没有900万,而凉州河西远不止80万,根据葛剑雄推测,凉州人口后期达到了200万。综合来看,十六国后期人口应该达不到1500万,在1100多万比较合适。

《中国人口通史》的资料

相比于西晋时期北方有2000多万的人口,十六国时期确实出现了大规模的下降,但是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其原因何在?从西晋灭亡到前秦统一时期,北方没有完全达到混乱的程度,个别政权也采取了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措施。例如前燕慕容氏在割据辽西时期就鼓励农业生产,安置流民,使得这里的人口达到了西晋时期的10倍。前燕进入中原后,总体也比较稳定,因此人口能够缓慢增长。

当时,中原还有大量的人口迁徙到了河西走廊,因为这里的政权也相对稳定。439年,北魏灭北凉,得到姑臧城的人口就有20万,当时北凉的人口大约是200万。而西晋时期,凉州的户籍只有3万户,20万人。因而,在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的人口出现了大规模增长。北魏建立后,也迁徙了河西3万户到平城弥补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