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初年,清朝和噶尔丹策零议和成功,双方划定牧场,息兵罢战。乾隆时期准噶尔汗国历经数十年战乱以经破乱不堪,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贵族为争夺汗位发生内讧,几个大部落首领相互攻伐。乾隆皇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遂在乾隆二十年时(1755年)发兵5万,兵分两路直捣伊犁。由于连年战乱西域人民对准噶尔贵族的残暴统治十分不满,希望早日出现安定和平局面,当清军前往伊犁途中,准噶尔部百姓"大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携酮酪,献羊马、络绎道左,行数千里,无一人抗颜者"。准噶尔部贵族没有料到清军会提前行动,部下直接不战而降,仅少数人带亲信逃往天山以南投奔乌什,结果被乌什擒获交给了乾隆。
至此这场历经70多年,延续三代人的叛乱终于被平定。在准噶尔部和清朝对峙的70多年里,清朝统治者对其抱有很深的敌视心理。据清朝文献记载,乾隆帝在重新统一新疆后为了杜绝后患,采取了极为残酷的屠杀政策。准噶尔原有60多万人口,由于战争,内讧,瘟疫,清军屠杀、掳掠、逃亡、最后仅剩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