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成功实施和对百姓的仁政,隋朝的纳税人数迅速增加。开皇五年(585年),隋朝户籍只有380万户,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户籍890万户。24年间,人口增加了134%,这是隋文帝得以实现经济快速繁荣的根本原因。开皇年间,隋朝国库充裕,产出多少,投入少。
由于每年财政收入的剧增,隋朝不得不扩建粮仓以储备国有资产。隋朝在政府周围修建了许多粮仓,包括兴洛粮仓、会洛粮仓、昌平粮仓、溧阳粮仓、广通粮仓等,这些粮仓都储存了100多石粮食。拥有如此强大国力的隋朝为何在38年内灭亡?一是开展重大项目和面对面项目。
开皇十三年,即隋朝国库满员的第二年,以节俭著称的隋文帝下令修建仁寿宫(入唐后改名九成宫)避暑。二是利用军事力量对外扩张。隋朝建立以来,北面一直受到北突厥人的攻击。隋文帝登基后,这种局面逐渐逆转。这时,军队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保护领土和人民。
到了隋炀帝时代,他开始主动出击。他先是在西部设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个县,然后又在东部设了三个高句丽探险队,最终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枯竭和世界的混乱。第三,官员们对皇帝的成就吹捧和撒谎。这导致了皇帝开始变得骄傲。最终的隋朝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