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下诏,宣称农业是国之大本,亲自耕作皇家籍田。他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又下令救济鳏寡孤独和穷困百姓,而自己生活十分节俭,很少增添皇宫内用的车骑衣服。窦皇后衣服不曳地,帷帐没有纹饰锦绣。有人献千里马,文帝说千里马没什么用,将马送回,同时下令禁止各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因此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人民的负担减轻,得以休养生息。
汉文帝对四方邻国采取敦睦邦交的政策。吕后摄政时派兵征伐南越,南越王赵佗大怒,自立为帝。文帝继位后,知道赵佗原本河北真定人,派人修葺赵佗先祖坟墓,请赵佗在真定的本家兄弟来长安,礼遇万分。又派大臣陆贾携书信前往,信上说:"不愿多杀士卒,以争犬牙之地,使人民因亲人死伤而成为鳏寡孤独。"赵佗接见陆贾,读罢信,立刻自行取消帝号,回书对文帝称臣。
文帝死后,有一个原先在太子府里当参谋书记的学者晁错,人称"智囊",主张中央集权,建议汉景帝削弱诸侯势力。不料晁错的做法过于激进,立刻引发七个诸侯国的强烈反抗,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惊慌失措,只好诿过于晁错,将晁错绑到市场上斩首示众,并向诸侯赔罪。但是七国既已出兵造反,如何停止?幸而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定了七国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