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看韩信的实力,虽然手下的谋士都劝言韩信背弃刘邦,三分天下,但是论韩信的家底还是很薄弱,根本没有三分天下的实力。
首先,韩信带兵时间并不长,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对于百姓更倾向于刘邦、项羽,而非他韩信。再者,韩信有能力不代表手下的人也有能力,相比刘邦可差远了,刘邦没有一个韩信,手下还有千千万万个谋臣。最后,韩信的威望,与刘邦、项羽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百姓不会拥护韩信,招兵买马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综上所述,韩信要是背叛刘邦,真是有点夜郎自大的感觉了。
而"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从这里就能看出,出韩信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可是他最后的选择是当刘邦的臣属,而不是自立为王。他选择放弃自立为王的原因真的是因为:自以为功多。
实际上而言,是他韩信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他选择中立,势必要面临诸多因素,比如将士不信服自己、没有必胜的势力、没有辅佐的谋士、没有民心、没有人才、没有团队……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大问题,不是简单的打天下这么简单。论勇猛,韩信比不过项羽。论收买人心,韩信比不过刘邦。既然一切都是高风险的未知道路,何不选择刘邦的臣属来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