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这些小组的其他成员还称出现了发烧和手臂疼痛的反应,就像打了破伤风疫苗,并补充说 " 之后不能去举重或锻炼。"
她说:" 但如果这证明有效,那人们将不得不更加坚强。"
" 第一剂没什么大不了的。然后第二剂肯定会让你一天下来。。。反正第二次注射后,需要休息一天。"
Moderna 和辉瑞已经承认,他们的疫苗可能会引起与 Covid-19 轻度相关症状类似的副作用,例如肌肉疼痛、发冷和头痛。
随着公司在临床试验中取得进展,几家疫苗制造商在报告更严重的反应后放弃了最高剂量的疫苗。
纽约西奈山传染病专家 Florian Krammer 在推特上说,Moderna 第一阶段试验报告的副作用 " 令人不适,但并不危险 "。儿童和孕妇是否会出现类似症状,还有待观察。
Hutchison 表示,他担心制药商没有充分告知公众潜在的副作用。
他担心,如果疫苗获得批准,如果副作用的消息传开,可能会引起公众的抵触,这就是他决定现在公开的原因。
民意调查显示,
大约 35% 的美国人表示,
由于错误信息或不信任,
即使有疫苗他们也不会接种。
白宫将其在破纪录时间内将疫苗投放市场的计划称为 " 扭曲速度行动 ",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人们担心制药商可能会走捷径,迅速生产疫苗。
制药公司试图平息这些疑虑,在 9 月份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承诺 " 与科学站在一起 ",而不是政治立场,称临床试验不会牺牲疫苗的安全性或有效性。
华盛顿大学知情公众中心的疫苗研究人员 Kolina Koltai 表示,
用 " 速度 " 来描述一场
全国性的疫苗运动
可能会适得其反,
即便试验是强有力的。
疫苗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年轻人不会像 40 岁以上的人那样生病,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感染病毒后也不会有严重的健康后果。
如果他们得知疫苗的副作用,
那他们很可能认为疫苗不值得打。
斯隆凯特林纪念馆的流行病学家、健康政策与结果中心主任 Peter Bach 说,打疫苗 " 反而是不寻常 ",因为对一些年轻健康群体来说,这可能是 " 次要的 "。
换言之,接种疫苗和比如戴口罩都是有助于免于病毒侵扰的方式。
但是公共卫生官员
很难让一些人戴上口罩,
同理,这表明更多的人
可能也不愿意接种疫苗。
疫苗一直是大家所期盼的,疫苗无疑是战胜病毒最重要的一步。
对于我们来说,疫情持续的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可对于疫苗研发来说,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
如今各国研究人员都在加急疫苗研发,把原本几年的耗时缩短到了如今的不到一年,
这让所有人也是捏了一把汗。
在研究人员辛苦的同时,也让人不禁产生疑问,
毕竟疫苗的目的是能够有效的预防病毒,而不是为了追求 " 快 "。
希望真正有效的疫苗早日出现,疫情早日结束,大家恢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