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交清朝珍宝要800万,文物局提议拍卖,并多给老汉1千万(4)

2022-08-01 09:59     互联网

当时的皇帝溥仪为了维持生计,也干出了倒卖文物这样的事情。试想一下:一位曾经的皇帝为了维持生计,自己把自己皇宫里的文物拿出来,再自己拿到街上叫卖。这种场景想想都是极具讽刺意味,但是在饥饿面前,还是活着的欲望比较强烈。所以,在当时的街道上,经常会有一些王爷、贝勒们在街道上摆摊变卖文物。看到自己的主子们都是这样的行为,那些宫女、太监们也纷纷效仿起来,也都干起了文物变卖工作。据皇帝溥仪回忆:宫里偷盗的事一直很多,那些下人胆子都很大。确实如此,宫里的宝贝太多了,所以拿也拿不完,这些人都会见缝插针,顺走几个,开始只敢顺走一个小的,后来顺走两个大的,后来越来越多,宫廷很快成了"文物走私场"。

于是宫里的文物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被掏空了,有些文物就进入了一些普通民众的家里,而有些文物也就流落入了西方侵略者的手里。这样的事情屡禁不止,直到有一次触怒了溥仪。当时是溥仪大婚,在刚刚举行完仪式之后,溥仪就发现了问题:皇后凤冠上的珍珠、翡翠和宝石,竟然全部都被替换成了赝品。溥仪大怒,下令严查库房,严惩盗贼。但是,令溥仪没有想到的是库房突然起火,无数的珍宝和文物灰飞烟灭。这件事最终也没能解决,但是,这也给了溥仪一个警示。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东西不流入他人之手,也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也开始转移书籍。

阅读下一篇

河北男子“追死”肇事逃逸者,家属要求赔60万,结局怎样

引言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古往今来,见义勇为的事时有发生,很多爱读名著的朋友对水浒传中有一句话肯定特别熟悉,那就是路见不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