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唯有己心明有定夺,方能驭天下于股掌之中

2023-10-30 11:42     360kuai

贞观元年七月,李世民间公卿以享国久长之策,萧璃建议实行分封制,他以“三代封建而久长,秦孤立而速之”的历史,提出了“封建之法,实可遵行”的建议,李世民甚为同意,欣而纳之。

分封制一经提出,遭到了魏征、李百药等人的反对,他们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上疏指陈分封的弊病。魏征主要从经济、军事等方面论述了封建诸侯是不可施行的。礼部侍郎李百药上疏驳“世封事”。他认为“运祚修短,定命自天”,如果将三代的分封制推行于今天,只能造成“纪纲驰紊”。

他指出:“封君列国,藉其门资,忘其先业之艰难”,“易世之后,将骄淫自恣,攻战相残,害民尤深,不若守令之迭居也”。李世民并未采纳以上劝谏。贞观十一年六月,李世民颁诏,实行世袭刺史制度,实质也即诸侯分封制。此诏一出,引起了更多人的反对。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以为古今事殊,恐非久安之道,上疏争之”。侍御史马周亦上疏,分析了世袭刺史之弊。

他指出:“傥有孩童嗣职,万一骄愚,兆庶被其殃而国家受其败。”长孙无忌等人也不愿受封世袭刺史,于是上表反对。在大臣的谏诤下,李世民最终放弃了分封。尽管由于对分封制认识不够确切,致使其先立后废,但在此过程中,李世民的态度仍是决绝的。那就是,自己若认为正确,主意已定,便不会轻易为谏言所惑。在模棱两可之间尤有所定,亦是十分重要。摇摆不定,势必误事而一旦有了清醒认识,则虽定却不固执偏拗,此亦为一智。于李世民而言,定与不定,并不由颜面使然,只由国之危安,思可谓深矣,虑可为远矣!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