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穿衣规矩太多,每年都有人因此丧命,龙袍更是重中之重(3)

2025-04-17 15:42  搜狐

朝服的颜色很多,黄色还是主色调,明黄为贵,祭祀天时衣服为蓝色,朝日时是红色,夕月时是白色。看这些朝服,图案的位置不能有任何误差,主角自然是龙和十二章纹样。分体式裁剪的上衣绣着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下裳则绣着藻、火、宗彝和粉米四章。

要知道,皇帝身为“九五至尊”,自然在数字上会处处有所体现。此外,在龙袍上,领的前后各有正龙一条,左、右及交襟处各有一条行龙,袖端各有一条正龙,还有一条绣于里面的衣襟处。这既能照顾到美学上的对称,数量还是9条。

于是,有人说,大臣的官服也有龙,不过是四爪龙。清朝的一品、二品和三品官员的官服,是九蟒五爪的蟒袍,不过补服不同。从名称可以看出,大臣身上的图案,只是小蛇,龙只能用于皇家。若这话说在当时,将是斩首的下场。在清朝,由于服制上的问题,每年都会有人失去小命。

远在商周时代,龙纹就已经成了天子纹章和权力的象征。不但会将其刻画在一些青铜器皿上,还会将其画在旗帜和衣服上以彰显身份。到了嬴政时期,更有了自称“祖龙”的说法。可见,龙已经正式成了皇帝的“代言”,只属于皇家。以至于,皇帝的所用之物,都会冠以一个修饰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