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战败滞留匈奴,汉武帝、霍光都希望他返国,为何他终生未归?(3)

2021-03-12 09:56     360kuai

武帝气归气,但也不乏理智的一面,冷静下来之后选择接受了司马迁的意见。

首先从双方交战的过程来看,李陵做到了一位统帅能做的一切。5000步兵血战到最后,只活下来400余人,前后击杀了匈奴一万余骑兵,是自身兵力的两倍有余。如果不是因为箭矢不足,匈奴骑兵的伤亡人数还会进一步地上升。李陵选择投降,也是在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时候,并不是故意避战向匈奴投降。

其次是李陵率军血战的过程中,汉廷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援。李陵战败的地点距离汉朝的边塞只有百余里,但是在当时李广利和路博德两路汉军,都在别处和匈奴交战,导致没有多余的援军能够和李陵的部队汇合。如果当时有汉军及时地进行支援,里应外合,或许能扭转即将溃败的战局。

第三点原因,是武帝亲身经历过多次汉朝高级别官员或将领被俘,后又千方百计跑回继续为汉廷效力的例子。

元光六年(前129年),李陵的祖父、“飞将军”李广率一万骑兵由雁门出击匈奴,因为名气太大,匈奴集结了数倍于李广的人马合击这股汉军骑兵。李广战败被俘,却在被押解的半路上夺下匈奴人的马匹,孤身一人逃回了汉朝;

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身负沟通西域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使命,却在一去一回的路上两度被匈奴俘获,并且滞留匈奴十多年,连孩子都跟匈奴女人生下了,但最终张骞依然历尽艰辛回到了汉朝;

天汉元年(前100年),三年前率2万骑兵出击匈奴左贤王,被匈奴8万骑兵围歼并且被俘的赵破奴,也瞅准了个机会带着儿子赵充国逃回了汉朝。

基于以上这三点原因,武帝完全有理由选择相信李陵,撤回来的400余人都得到了优待,与对待李广、张骞、赵破奴的态度不同,武帝甚至开始计划救援李陵,足见他对李陵的重视程度。

李陵战败一年后,汉武帝派出公孙敖接应他回朝

过了年把光景,武帝派公孙敖率军深入匈奴。公孙敖身上肩负的任务,除了要与匈奴交战外,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想办法接李陵重返汉朝。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