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以“唇亡齿寒”为自己的策略底线,坚决支持法国重回“大国俱乐部”,在此期间,罗斯福猝然离世,杜鲁门捡漏成为总统。
但是杜鲁门的上任并没有使法国的处境改观,杜鲁门在大方向上依然坚持罗斯福定下的方针,对法国的压制一刻也没有放松。
但是戴高乐并不气馁,积极为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做出努力,他先是与苏联达成友好关系,随后,在美英与苏联关系紧张时,又积极的“趁虚而入”,借着丘吉尔的支持获取各方面的利益,其中就包含与英国一起捞取好处,趁机重返北部印支。
为了防止法国倒向苏联,同时可以维持欧洲的平衡,法国在戴高乐的带领下,居然真的一步步走出深渊,重新带回大国行列,并且争取到了“五常”之一的位置。
其实法国重新回到大国行列与“五常”之一,更多的并非依靠自身实力,而是因为当时的形势使然,当然,也离不开戴高乐的坚持不懈。
关于法国的实力,还有必要提,因为法国当年加入五常虽然主要是形势造就,但是法国本身的实力其实并不弱,或许在很多人眼中,美、英、俄、中才是真正的世界大国,法国往往会给人一种平平无奇的感觉。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法国是2018年的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尽管在2020年的表现不尽人意,很可能被英国赶超,但是它的经济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而且有法属西非的存在,法国对其的绝对控制便是最大的资本,毕竟法国的外籍军团可是实力强横,而且有非洲法郎的存在,法国对西非国家经济上的控制力,远不是其他国家都比,这也是法国在欧盟占据重要分量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