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是在同年九月再次盟会诸侯于葵丘,并订立盟约。据《孟子》记载,这次会盟仪式中仅捆绑了祭祀用的牺牲,订立了载书,而没有进行歃血。《左传》僖公九年记为“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孟子·告子下》中记载了葵丘会盟的条约内容,即“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这次会盟是齐桓公众多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首位霸主。
践土之盟,是继葵丘会盟之后,最为重要的一次会盟,确立了晋国作为诸侯霸主的地位。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修筑王宫,欲盟会周天子和诸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晋师三日馆谷,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前632年5月,晋文公与郑伯盟于衡雍,同时向周襄王献上楚国的战俘,周天子还派尹氏、王子虎、内史叔兴父参与会议,并策命晋文公为“侯伯”,赏赐晋文公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以及虎贲三百人。后在王廷,王子虎代周天子盟会诸侯,并立下誓约“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
清华大学藏楚简《系年》第七章中也记载了城濮之战和踐土之盟的内容,即“文公率秦、齐、宋及群戎之师以败楚师于城濮,遂朝周襄王于衡雍,献楚俘馘,盟诸侯于践土”。从《系年》中的记载来看,周襄王是到过衡雍与晋文公会盟,《左传》为尊者讳而记述周天子的代表参与会盟。
栏目主编:王多 本文作者:杨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