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悲催的王爷世家,一代接一代(2)

2021-10-07 16:40     360kuai

第一代辽王:关键时刻撂挑子

朱元璋把9个最能干的儿子封在了北部边陲,九王守边,拱卫国门,抵御蒙元残余势力和其他游牧民族的侵扰。

在帝国的最东面的辽河流域,朱元璋以广宁(今天的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为中心设立辽国,东渡榆关,跨辽东半岛,西控渤海,南制朝鲜,北联开原,控制东北诸夷并监管交市贸易,挑选了第十五子朱植,将他封为辽王。

作为一个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的皇子,第一代辽王被分配去帝国最边陲的辽宁上班是很悲催的一件事。

封国位于山海关之外,直接暴露在外族的锋芒之下,承担着第一道防线的责任,风险高、担子重、条件差。

就藩的时候,王宫还没有建好,只能在大凌河边暂时安营扎寨,且不说时时进攻骚扰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仅就寒冷的天气和落后的设施来说,这个辽王就不好当。

不过,辽王颇有雄心壮志,认真训练军队,屡建战功。朱元璋对辽王朱植很满意,逐渐扩大他的军权。

此外,朱元璋还给辽王安排了一门好亲事,将武定侯郭英的女儿许给他为辽王妃。

郭英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将领,而且洪武十八年以后,郭英的妹妹郭宁妃开始执掌后宫事务,成为了实质上皇后娘娘。成为了武定侯女婿的辽王在军事和政治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支持,风光无二。

然而突然之间,父亲朱元璋去世、侄子建文帝继位便开始削藩,然后旁边的邻居、四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了。

一下子,辽王从形势一片大好落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支持燕王吧,就是叛逆,风险极高,收益呢还能比现在的亲王爵位更高么?支持建文帝吧,就得发兵进攻燕王,且不论打不打得过,毕竟是骨肉兄弟,何况打败了燕王,建文帝回头还是要削藩,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其实,当时所有王爷们都面临这种两难,绝大多数都选择了观望,事后证明也确实是明智之举。

偏偏在这个战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人生关键时期,辽王做出了一个奇葩的举动,向建文帝要了一道诏书,抛下手中的重兵,“奉诏”返京了。

这就好比你是一个公司的区域经理,另一个区域经理挑战总经理的权威,想取而代之,双方都想争取你的支持,你两不相帮也就算了,还主动跟总经理说不干了要回总部,你想想会有什么好下场?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