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只和平了几个月,就开始了与吐蕃漫长的百年战争。
先是吐蕃突袭占了长安十五天,被郭子仪吓走;又是仆固怀恩反叛,勾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刺等各路异族二十万大军入侵,河西走廊被切断。
当时局势非常危险,长安戒严,唐代宗把各路兵马都调集过来,准备御驾亲征,在长安附近与敌人决战。
吐蕃与唐军僵持了二十多天,听到了仆固怀恩的死讯,内应没有了,后面的仗就不好打了。正好吐蕃与回纥之间有矛盾,都不敢率先进攻,于是吐蕃在当地掳掠了一番退兵。
郭子仪利用了这个矛盾,单骑入回纥大营,说服回纥从入侵敌军变成了唐军盟友,并留下三千精骑与唐军配合作战。
当时白元光已经升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率领大唐铁骑和回纥骑兵追击吐蕃,在灵台(甘肃灵台县)西原大破吐蕃十万大军,斩首五万,俘虏万人,解救了被掳走的中原百姓四千余人,还缴获了大量牛马羊驼,绵延三百里不断。三天后,在泾州(甘肃泾川北)东又一次大破吐蕃。
甘肃灵台县西二十里有记录此战的西屯庙,不知是不是还存在。
战斗过程还出现了超自然事件,白元光战前查探吐蕃军队情况,看月光正明,不利于夜间突袭。
“为月明,思少阴晦,回纥使巫师便致风雪。及迟明战,吐蕃尽寒冻,弓矢皆废,披氈徐进,元光与回纥随而杀之蔽野。”
看来回纥人巫师当年还有呼风唤雨的本事,能召来风雪,相当于一个禁咒级的冰系战略魔法,太神奇了。第二天早上战斗的时候,吐蕃人被冻得弓箭失效,披着毡子缓慢前行。于是,白元光和回纥骑兵跟随着吐蕃的队伍,杀遍了整个原野。
之后的吐蕃基本上每年秋天来一次,战斗规模大小各不相同。两年后,白元光又大破吐蕃二万于灵武,缴获牛马数千,并配合郭子仪在灵武附近共计消灭了六万吐蕃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