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项梁兵败身死,熊心便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只是个次将,后来宋义因为屯兵观望不进,项羽发动兵变将其斩杀,熊心被迫封项羽为上将军,令刘邦向西攻打关中。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刘邦先入关,按照约定本该封为关中王,项羽却不干,结果摆下了鸿门宴,这只是其一,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除了“鸿门宴”,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项羽将刘邦先入关中一事上报给了熊心,得到的答复却是两个字“如约”,也就是说按照当初立下的约定办,项羽当然不同意,说白了熊心只是他扶持的一个傀儡,除了象征之外别无他用,现在秦国已灭,对方的作用已经没那么大了。
熊心和刘邦比起来,显然刘邦更令他忌惮,所以他不愿再听命于熊心,向各路诸侯表示熊心是他们项氏拥立出来的,没有一点战功,功劳全在于他和那些出力的军队,但为了给熊心“面子”,便尊熊心为“义帝”,如此熊心“一不小”从王变成了“帝”,然而事实是他说的话更不管用了,因为项羽已经不管他,而是自己独揽大权自己分封诸侯,刘邦为汉王,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此后便是楚汉争霸的开始。
五年时间项羽最终兵败,刘邦在“半推半就”之下称帝,这一年正是公元前202年。
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记载着汉朝元年为公元前206年,值得注意的是汉初之时并没有“年号”,年号施行于“汉武帝”,可以想到的是汉武帝是刘邦的后代,将刘邦封汉王的时间作为汉元年也无可厚非。
而后世史书为了能将秦汉这两个朝代连续起来,也一直沿用公元前206年为汉元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