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的困境(2)

2024-04-02 06:22     360kuai

牢牢抓住财权

后来金军因为天热,也因为在水上吃了些败仗,退回了北方,宋朝总算在南方稳住了阵脚。于是借助旧有的官僚体系,宋高宗重建了江南地方的秩序,也有了较为稳定的财源。可当此之时,各地的义军太多,即便是官军序列中,军队也有几十万。此时,他有两个选择,要么咬紧牙关,由中央财政统一调拨军费;要么允许地方节度使自筹,同时也就把财权和行政权,下放给了地方,有了唐朝中后期藩镇的气象。他选择了前者,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单此一项就值得后人敬佩。

毕竟北宋末年的军人,可不都是岳飞那样,品德高尚、清廉自守的人。他们被剥夺了荣誉感,长期遭到文官压制,又不被社会认可,早已退化。正经出身的人,不去好好读两年书,谋个文官出身,何苦自甘堕落去当兵呢?“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可不是一句笑谈。不可否认,南宋初年的军队里,确实有不少人品不错的将领,但是和数十万的基数相比,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比如在南宋初年,立有大功的几位著名将领,张俊贪财好色,搜刮无度,连宋高宗赵构都笑言,“我看到张郡王坐在钱眼里”;而韩世忠绰号“泼韩五”,大义上是位响当当的汉子,但在小节上却难逃兵痞习气;在川陕抗击金军的名将吴玠,既有残害上司曲端的恶行,也有贪财好色的毛病。即便如此,这几位也是响当当的抗金名将,在武将中属于第一流人物。所以在当时,但凡顶不住这股财政压力,将权力下放,大宋朝就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03.

抉择

可是谁又会在意这一点呢?赵构毕竟是位逃跑皇帝,在位期间也少有什么明君作为。他的威望,根本不足以压服手下的文臣武将,只能凭借大义的名份,以及与官僚体系的合作,勉力维持大宋朝罢了。而由于江南、两广、两湖、四川等地,承担了宋朝主要的财政税收,自然也会在官员名额上,为之倾斜。当这些人进入官场之后,哪里还会坐视国家压榨自己的家乡,以图收复别人的家乡呢?

的确,国家统一,各地应该不分彼此。但事实上,地域之间的争端,从来没有止息过。有人,就会有圈子,就会结成利益团体,再正常不过了。可流落江南的河东、河北的流民,却没有什么发言权。秦桧正是借着江南士绅的势力,攫取了中央政权。

当公元1140年,传来岳飞取得郾城大捷的消息时,秦桧仅仅用了三句话,便将宋高宗赵构的满腔兴奋喜悦之情,浇得冰凉湿透,隐隐后怕。第一句,靖康之变也才过去了十来年,意指宋军战力,真的有这么大变化吗?意在污蔑岳飞夸大战功。第二句,岳飞麾下多是河北老乡,意指这些人,不会轻易忘记,赵构当年抛弃河北的仇恨。第三句,岳飞的帅才倒是实打实的。

这可就是十足的诛心之言了,乱世武将大多跋扈,而如宋太祖赵匡胤一般,能力超群,又谨慎小心,可堪托付的人,到底是极少的。但就是这样的人物,也在部下的拥护下,黄袍加身了,难道岳飞比当初的太祖爷还可信吗?不过,岳飞的本事倒是不输太祖爷。这也难怪宋高宗赵构起疑了,毕竟皇帝无条件信任一个人的成本,就是身死国灭。在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皇权面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极其脆弱的。唯有制度制衡,才是最好的选择,也对双方最有利。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