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发生时,闻名天下的杨家将为何毫无踪影?原因令人心酸(3)

2021-10-13 07:39  360kuai

三、杨家二、三代

杨业共生七子,其中次子杨延昭是杨家二代的领军人物,值得一提的是,杨延昭就是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杨六郎”,杨六郎并非是杨业第六子而是第二子,只因辽国对其畏之如虎,又相信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辽人便认为他是那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

杨延昭是杨家七子中最像杨业的,杨业多次赞到“此儿类我”,杨业绝食而亡后,杨延昭接替杨业镇守边关二十余年,立下战功无数,辽人对其敬畏异常!

杨延昭生四子,其中三子杨文广是杨家第三代领军人物,曾在防御西夏一战中立下战功,当时的皇帝下令嘉奖,任命他为步军都虞侯,后来他想效仿祖辈对抗辽国,特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欲攻取幽燕的策略,可惜他还没等到朝廷的回复就因病逝世,可谓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杨文广之后,杨家便淡出了历史舞台,而杨文广逝世时是公元1074年,此时距离“靖康之变”发生还有53年,这就是“杨家将”在“靖康之变”中无动于衷的原因——实在是因为当时大名鼎鼎的“天波府杨家”已经不复存在了!

小结:

杨家三代铁骨铮铮,忠心报国,为北宋立下赫赫战功,共同谱写了“杨家将”的传奇,只可惜杨家将只传三代,杨文广之后杨家后继无人,逐渐消失在了历史舞台,这也是《杨家将传》等演义小说要“续写”杨家将的原因——真实的杨家将只穿传三代,不够“刺激”,起不到跌宕起伏的戏剧效果!

小说等文学作品虚构“杨家将”的故事在情理之中,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我们研究历史时可不能以小说为依据,还是要参照正史!

参考资料:《满江红·写怀》《杨家将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