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遭废、杨广继位,只是权谋和道德问题吗?政治问题才是要害(7)

2025-03-24 07:22  360kuai

一是始终处于风口浪尖的太子杨勇,是皇权的最大威胁,也是其他势力上位的阻碍。所以,皇帝父亲的猜忌、其他势力的算计,是杨勇遭废的根本原因。

二是为了压制太子杨勇的风头和势力,杨坚培植杨广作为牵制,而杨广却做大成势。所以,无论杨坚愿不愿意,杨广势必要取代杨勇,成为大隋的第二代掌门人。所以,杨广做大成势,使太子杨勇丧失了不可替代性,是杨勇遭废的必然原因。

三是杨广之所以能够做大成势,是因为大隋权力重心由关陇一极向山东士族的转移。大隋要实现皇帝政治,就得压制关陇军事贵族。而杨广恰恰成为山东士族,特别是江南士族的一个枢纽,这是杨勇遭废的环境原因。

四是杨勇遭废已经遭遇到了形势压迫,但是废与不废的决心还得由杨坚和独孤皇后拍板。杨坚晚年的猜忌、独孤皇后的个性,这些人性的冲动,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勇不是不可替代的,还有比杨勇更合适的人选、就是杨广,杨广取而代之、各方势力都很满意。在这种大势已成的情况之下,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施展人性的喜好。

而至于杨广弑父,以及在父亲病榻前调戏庶母宣华夫人,真得就有点抹黑的不像话了。

为了扳倒兄长杨勇、自己取而代之,杨广费了那么多的心机去经营势力、去揣摩上意,他不可能在关键时刻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来。所以,这些也只是宫廷剧的套路,能让人莫名的兴奋,却无法让人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