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长平之战,廉颇被换将是幸运,李牧下场预示(2)

2021-09-28 14:39     360kuai

廉颇采取防御措施,不进攻,目的是要耗费秦军

要知道,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为战场提供持续的支援,防御迟早有一天会被打破,廉颇采取这样的防御政策,对秦军的进攻只采取防御手段,从不主动进攻。这意味着秦国不会撤退,赵国只能坚守。他们这样做,其实是两国的自信。

廉颇其实是在赌,赌秦军长途奔袭作战的情况之下,绝对没有赵国的底气强硬,也就是说,赌秦国的国家粮食储备,或者能够给予战场的资源调配,没有赵国在家门口更加有利。

秦国后勤供给能力远高于赵国

但问题在于,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国家实力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并且在秦惠文王时代,秦国又拿下了巴蜀之地,相对于中原地区,巴蜀之地就是一个天然的粮仓。

所以,秦国能够拿出来的粮食储备,或者能够拨给战场的国家资源是远远大于赵国的,哪怕在这场战争中秦国是长途奔袭做,看上去处于不利之地,但是,秦国国家资源的庞大却足以支撑这样的差距。

而赵国只是单纯的军事实力比较强盛,赵武灵王时代的变化也是单纯的军事变法,对于赵国的行政以及经济没有太大的作为,甚至因为国家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转移到了军事方面,更是拉低了行政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所以,赵国可供战场调配的资源是很少的,至少相对于秦军的可调配资源来讲完全不够。

这就说明那个时代,赵国的绝大部分国家资源都要划归到战场上,两个国家在拼实力储备,可是如此拼下去情况会是什么样子,想必大家都已经心中有数了,也就是说,哪怕是廉颇一直都采取固守不出的政策,可能不会导致赵国有大量的伤亡,但是如果一直按照廉颇的做法,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战败,已经几乎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长平之战后期,赵国、秦国都已经支撑不住

而且长平之战战败,对于当时的赵国来讲,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场对峙不知道要打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还要进行多久,可问题在于,当时的赵国其实已经支撑不住,事实上,不光是赵国,当时的秦国也已经出现了国家运转问题,不然秦昭襄王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巴蜀之地运粮。

但我们反过来看,连国家资源储备如此庞大的秦国,都难以支撑这场战争,一直就在经济和行政方面无所作为的赵国,又能够好到哪里去呢?所以,再这么继续耗下去,首先被拖垮的一定是赵国,并且这种程度的资源损耗,是赵国后续的发展所承担不起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