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明君的昏君?崇祯帝这三次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了明朝的灭亡(4)

2022-08-18 17:20     360kuai

大家都看出来了,明朝政府既要应对起义军,还要应对满清,这犯了军事上的大忌——两线作战。

甚至,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表明,清朝统治者与农民起义军曾经互相呼应:

1634年——崇祯七年,农民军被明朝围困于汉中附近峡谷中;同时清朝发动入口之战,兵分四路向明朝腹地进攻,以宣府、大同为主要攻击目标,影响所及至于北京戒严。

1636年——崇祯九年七月,农民军在陕西盩厔(今周至)战败;而该年六月至九月,清军由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率领,分路入独石口,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直逼北京。

1638年——崇祯十一年,起义军败于梓潼,被迫出川北上,是年冬,明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设伏于潼关原,起义军面临覆亡;同时清朝自该年九月令睿亲王多尔衮、克勤郡王岳托等率领清军分两路,一入墙子岭,一入青山关,至通州会师,包围北京。

1634年,1636年和1638年这三年,农民起义军都曾惨败,尤其1638年,由洪承畴率领的五省联军就要把农民军彻底围死之时,清朝入关,洪承畴被迫北上救援,农民军得以逃出生天!

反过来说清朝,如果明朝不把大批军队放置于陕甘用于平息农民起义军而是大举进攻满清,满清也撑不了多久。由此可见满清与农民军就是利用了明朝的两线作战才都得以生存下来!

而如果议和,则明朝军队可集中全力消灭起义军。

其实,崇祯可以先与满清议和,然后调集全部精锐部队针对农民军。

许多人认为其实满清统治者并没有与晚明政府议和的诚意,其实这是不对的。

当时满清人口总共几百万,大明上亿,客观来说满清的统治者并没有做好统治明朝的准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1638年这一年,皇太极对北京还是“围而不打,抢劫为先”。

这就表明晚明政府与大清和谈,应该还是可以换得明清和平,以便前者抽出全部兵力镇压农民军!

崇祯本可以是一位有作为的好皇帝,如果他不是接手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如果他不急于求成,如果他懂得体恤民生疾苦,如果他能敏锐地辨析人才。可惜历史不能假如,虽然崇祯有“明君”的潜质,可惜他身上的四个失误,让他离“明君”一步之遥,甚至葬送了整个大明王朝!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