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修养:看一看自己的气度有多大(3)

2023-07-15 11:59  360kuai

左宗棠有这种性格,他想说的话,你不让他说,他受不了。然而,在他的军营中,他是老大,他怎样说都行,没人敢与他作对。而在宫中就不行了。记不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对话:“为什么人长了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却只长一张嘴?”“人长两只眼睛两只耳朵,是为了多看多听,只有一张嘴是为了让人少说。”我不知道造物主在造人的时候是否真的这样想过,但事实上确实如此。人有很多事就是坏在嘴上。有这样一句话:言多语失。所以我们也经常听人们这样劝别人:说话可得注意着点,该说的少说,不该说的千万别说。可是,哪些话是该说的?哪些话是不该说的呢?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人们往往很难分清。而当你一旦意识到或者事情过后自己反省自己时,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或者说错了话时,活早已成为泼出去的水一永远也收不回来了。左宗棠就是如此。

1881年4月7日,慈安太后突然去世。这天晚上左宗棠按例到宫中请安。听人说慈安已经驾鹤西去,不由得大吃一惊,说:“今天早上慈安太后召见军机时,音容笑貌和往常一样,怎么一下子就死了响?我不相信真有此事。”站在旁边的恭亲王急忙制止他,不让他说,可是,这话早已让太监听到这太监回到宫里,就把左宗棠的这句话报告给了慈禧太后不用说,即使慈安太后如果真的是得暴病而亡的,左宗棠的这句话就有明显的疑君之罪,而这是要杀头的。左宗棠在这里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得知慈安太后突然去世消息的人,谁都不信这是真的,谁都怀疑这里面有文章。可是,人们谁也不说,谁也不愿意把这层纸捅透,而招来杀身之祸。但左宗棠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说左宗棠政治上不成熟,那是极其错误的。

他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他的爽直的性格在作怪。很容易想象到慈禧太后听到太监的小报告后是什么心情。也就在那一刻,左宗棠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以后的几个月,左宗棠的日子一直很冷清。慈禧太后对他另眼相看,那些专看上面脸色行事的小人们,对左宗棠自然是疏远,而那些与左宗棠要好的朋友因迫于压力,对左宗棠也只能是敬而远之他们不能不保护自己。然而,左宗棠并不是那种眼没高低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时,便开始调整自己的人生航向。于是,他向清廷请假,要求回家养病。此时,谁都知道左宗棠的心思。但是,大清朝离不开左宗棠,离不开这位真心替大清朝卖命的人。于是,便外放左宗棠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左宗棠的退不是功成身退的退,而是一种虽清醒却无奈的退。这一方面说明左宗棠对名利确实看得相当淡泊,同时,也说明左宗棠具有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这又是左宗棠的聪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