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光线颜色分辨星体类别?查这个恒星光谱表即可(2)

2022-01-02 08:59     互联网

早期利用不同谱线的强度差异、有无来作为判断依据,并记录下大笔资料的就是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卡农(Annie Jump Cannon)女士。

由于刚开始做恒星光谱分类时是以氢谱线的特征为准,依其强弱以英文字母的顺序从A标示到M,后来发现按照氢谱线的强弱排序后,无法与恒星表面的绝对温度对应。依研究需要改以恒星温度由高到低排列后,恒星光谱类型顺序就变成了OBAFGKM。

发光物体温度越高,其所发出可见光的蓝光部份比例较高,所以呈现偏蓝色,温度越低则越偏向红色,依此与光谱顺序对照,就不难发现O行星是偏蓝色的星星,而M型星则是偏红色的。每个光谱类型底下有不同的细分方式,这都是为了将恒星光谱尽量的分类所衍生出来的。

后来的约克(Yerkes)光谱系统则主要是着重在恒星发光能力来作为区分,由强到弱以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表示(如下表),同时也结合哈佛光谱分类系统将恒星光谱做更细的分类(附表)。以太阳为例,其光谱类型为G2Ⅴ,G2代表太阳是一颗温度大约为6000 K的恒星,而V代表其发光能力属于矮星级的。

有了足够的恒星光谱资料后,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Hertzsprung)与美国天文学家罗素(Russell)不约而同的以发光能力为纵轴、光谱类型或温度为横轴做成关系图,发现大多数的恒星都集中在一条从左上方延伸至右下方的带状上,称为主序星带(main sequence),其余的恒星则主要分布在右上方与左下方。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方式的光谱系统,1894年,哈佛大学天文台开始对恒星光谱作有系统的分类,在安妮坎农的主持下,经历了40年时间,到1934年共分析了数十万颗恒星的光谱,编纂成10册的亨利德雷伯星表及其扩充星表,并发展出现在使用的摩根-肯那光谱分类法。

怎么样,看科学吱吱吱,涨知识吧?

频道热点
更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