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传位给他的弟弟,而不是他的儿子?(2)

2024-03-14 14:22     360kuai

那么赵匡胤到底有没有意向传位给赵光义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赵普罢相事件。宋太祖夺位有两个重要功臣,一个是赵光义、一个是赵普,因为其创始人股东的身份,所以在宋太祖前期政治中同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赵光义身为隐储且不去说了,赵普是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相——时称“赵普在中书,其堂帖势重于敕命”。也就是说,赵普是唯一有可能制衡赵光义的人选。

事实上赵普早期对于赵光义也是非常不对付的,甚至赵光义登基之后他的吐槽都很不客气“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连赵光义后来回忆此事也曾说过“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并对赵普说“朕几欲诛卿”……很明显,因为两人交恶,赵普原本是极力反对由赵光义继承皇位的。

如果赵匡胤晚年改变主意,从传弟改为传子,那么必须要有与赵光义旗鼓相当的政治力量辅佐赵德昭才有可能,这个人选只可能是赵普。可宋太祖是怎么对待赵普的?——罢相外放!而赵普之后的宰相被评为“不过方重靖介,自守之相尔”,在政治上根本不可能与赵光义抗衡了。

我们看看太祖皇子不封王的事件。“太祖以德昭冲年,欲其由渐而进,授贵州防御……终太祖之世,竟不封以王爵。“即使是在五代,皇子成年后封王都是惯例,然而德昭只是授予了一个防御使的高级武官头衔——这显然是为了安抚当时还未封王的赵光义。而到了赵光义加封晋王、正式确立为储君的开宝六年(973),仍然没有为22岁的赵德昭封王——再加上赵普也是在这一年罢相(事实上,赵普罢相次月后就发布了赵光义封晋王的诏令)——那么宋太祖至少在去世前三年,为赵光义继位背书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

所以赵匡胤从一开始就应该是把赵光义作为继承人的,后边也没有改变主意,不然也不会让赵光义拥有自己的势力,至于原因应该是担心宋朝也会步了五代的后尘。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