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帝位继承人,在老父病重之时跑了,孔子却说他是最伟大之人(3)

2021-09-02 05:59     斜阳史话

所以《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断发文身便是不孝之人,不孝之人当然不能担当继承人。两个哥哥坚决不肯回来,大家只好立季历为国君,他就是后来的王季,他的儿子昌便是周文王,太王的心愿确实完成了。

孔子在《论语》中对太伯这样的行为非常赞赏,称赞他是至德之人。意思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因为太伯和仲雍,在嘴上一个让字也没有说,他们不用说的用做的,所以是“至德”。我们一般人所以为德不卒,就是因为说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所以这兄弟两可以说把孝悌都做到了极处。要是说现在人,如果是遇到这种情形,争都来不及了,哪里还会想到让?甚至父亲尸骨未寒,兄弟之间就会打官司争财产了,这往往有之。真正像这一家那样的谦让,那样的大公无私,真的是堪受得起孔子赞叹,说泰伯是至德。这是心中完全没有私心,绝对没有把名利、把享受、把权力欲放在心上,一切都以万民。真的如果泰伯没有让位,也就无法成全文王、武王成为圣君;也就没有可能使周朝有八百年的基业,这个盛世;也不可能有像周公制礼作乐,为后世三千年定下这么好的礼乐制度;也可能就没有儒家了,孔子也就不知道要学谁了。

孔子他最羡慕的是周公,最崇敬的是周公,他要推行周公之治。如果没有泰伯以天下让,怎么可能有后面的历史?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泰伯这个做法那是无量的功德。他这么一让,让出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辉煌,使到后来有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也能出世。

始祖泰伯公虽距今已三千三百年,但其德行仍为后辈之楷模,后世当善加学习以不没至德家风。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