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很多中国传世名画,比如北宋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踏歌图》等等,这些古画之所以能够成为传世佳作,除了画家本人的艺术造诣、社会地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美妙的意趣。
而在众多故宫古画之中,又以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最为出名,马远是南宋时期,极富盛名的一位宫廷画师,他出生于书画世家,家族五代人都是宫廷画院画家,马远自幼学画,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大胆超越,他的画风独特而又富于诗意,作品题材极其广泛,山水、花鸟、人物等等,可谓无一不精,在南宋时期,马远的影响力极其巨大,甚至有“独步画院”之称。
史书记载马远的作品数量众多,流传于世的作品却所剩无几,但他的作品也非常独特。比如这幅《踏歌图》,这幅画距今已经800多年历史,是马远中年时期所创作的一幅山水人物画,表现的是雨过天晴之后,京城郊外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展现出丰收之年,几位老农在田垄间踏歌而行的欢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