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到这些“隐藏的画作”,技术人员需要将强度不同的千伏电压施加到机器上,电压越高,就能看到越深的颜料层。另外,曝光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并非越长越好,和照相一样,过度曝光得到的画质反而不好。
过去,艺术实验室使用一系列称为格林兹射线的“软”X射线——波长较长,但强度较低,是艺术鉴定的理想选择,机器也可以做成便携式的。而在近年,由于粒子加速器技术的发展,扫描宏观X射线荧光分析(XRF)逐渐成为了主流。
像是梵高、伦勃朗、毕加索这些顶级画家的作品,早就被X射线看了个透。你知道梵高的草地之下有什么吗?你知道伦勃朗和毕加索的画要涂改多少次吗?表象之下浮现的惊人秘密,常让人遐想不已。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得知一些原始画作被放弃的原因,但忍不住,会去揣摩背后的故事。
▲ Patch of Grass,Vincent van Gogh,1887,Kroller-Mullermuseum
2008年,由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Joris Dik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Koen Janssens两人带领的团队对文艺青年们最喜欢的文森特·梵高的一幅《草丛》做了X射线分析,这幅画1887年完成于巴黎,珍藏在荷兰克罗勒·穆勒博物馆。
科学家们使用同步加速器(示意图如上)产生的高能X射线束——直径大约如同一支铅笔那么粗——扫描了这张照片整整两天。颜料中的原子会被射线激发而释放出“荧光”,这样就能得到其中的化学物质组成。而根据特定的一些成分,尤其是金属,能够推断出原有的颜料颜色。
所以这张绿草茵茵之下,其实是这个样子的——一个农妇的半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