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曹丕的第二个办法是:推。
曹丕并非愚蠢,他要杀曹植,也未尝想不出一点借口。但为了避免母后追究,他决不愿由自己来承担杀曹植的责任。因此,当他离开卞太后,华歆来劝他"早除了曹植时,他以"母命不可违"推托。曹丕当然不是不想杀曹植,他只是希望这个"早除"曹植的主张和如何"早除"的办法由别人来提出。这样,即使母后追究到杀曹植的责任,他也可以推得干干净净,由别人来充当替罪羊。因此,尽管华歆所提的"试诗"建议未必高明,曹丕还是接受了他的建议。但是曹丕深知曹植的诗才,如果照华歆的建议去考一考曹植能否即席赋诗是绝对难不倒曹植的。有什么更高明的办法教这个"诗才八斗"的曹植过不了这个"试诗"关呢?
三、曹丕的第三个办法是:逼。
一是在诗的题材上逼:他规定曹植必须按墙上画意,要他以二牛相斗为题材赋诗。用意是很清楚的:如果曹植借二牛相斗这个画面在诗中大发牢骚,流露对曹丕的不满,曹丕正好以"徽言大义"的大不敬罪杀了他的头。
二是在诗的作法上逼:他规定曹植在诗中必须包含画面上两牛斗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之事,却又不准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一类有关"牛""墙""井""死"一类字样。否则,就要以抗旨之罪杀头。
三是在作诗的时间上逼:他规定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此诗,超过七步,写得再好也要身首异处。